净渌水边,虚白光中
发布时间:2017-04-30 23:01
本文关键词:净渌水边,虚白光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达288年的李唐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经过长达三百多年魏晋南北朝的战乱频繁和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在这个极盛的大唐时代仕女画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中国唐代时期是我国国力最强盛时期也是佛教美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周f 为当时画坛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艺术成就之大在中国画史上可以与吴道子相比较。据记载,创作水月观音图像是周防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创于中唐时期的水月观音是一种本土化中国化的观音样式,本文即着重于探究“周家样”水月观音出现的源流原因,众所周知“周家样”佛教绘画水月观音形象的艺术风格同唐代绮罗仕女相似相近,“菩萨如宫娃”“周家样”的创造者周防,但其形成必然还有更深层的因素。例如菩萨信仰在隋唐时期兴起、还有中国古代湖南的民间传说中有《观音娘娘造人》中国的观音是被当做女神来.供奉的,这也就解释了观音佛教形象审美与仕女世俗审美的共同点和相似性。等等原因,本文即着重于探究“周家样”出现的源流原因,“周家样”的创造者周f ,为仕女画最有成就的画家,由周防创造的“水月观音”的形象,成为当时宗教绘画世俗化的代表,但其形成必然还有更深层的因素。分析观音佛教形象审美与仕女世俗审美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印度佛教绘画、唐代仕女画技法表现、审美对“周家样”佛教绘画的影响,其背后的佛教艺术汉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周家样”兴起并流传的原因进行探索。并运用美学观点希望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周家样 水月观音 中国佛教绘画 美术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9.2;J1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选题的意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说明9-10
- 二、“周家样”水月观音佛教绘画研究现状回顾10-13
- 第一章 “周家样”水月观音本体研究13-36
- 第一节、“周家样”的概念介绍13-15
- 第二节、何为“周家样”水月观音15-21
- 第三节、“周家样”水月观音产生的背景21-25
- 第四节、“周家样”水月观音造型、技法风格形成原因分析25-32
- 第五节、“周家样”水月观音图像的构成32-36
- 第二章、“周家样”水月观音兴盛原因36-41
- 第一节、隋唐时期菩萨信仰的迅速兴起36-37
- 第二节、水月观音形象符合中国女神崇拜的需要37-38
- 第三节、水月观音雅俗共赏38-41
- 第三章、“周家样”水月观音的流传及影响41-44
- 第一节、水月观音在中国的流传及影响41-42
- 第二节、水月观音在外国的流传及影响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J];敦煌研究;1987年01期
2 王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J];敦煌研究;1992年03期
3 孙玉娟;;印度佛教对中国唐代人物绘画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4 王宗英;;从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艳——六朝画家与六朝仕女画风格变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5 张雯靖;巩妍斐;;从顾恺之绘画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玄学倾向[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6 李翎;水月观音与藏传佛教观音像之关系[J];美术;2002年11期
7 李章惠;;试论魏晋人物画“秀骨清像”的审美形态[J];美术大观;2007年09期
8 孟翠翠;于向东;;水月观音图像的创作依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4期
9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中国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开福;水月观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净渌水边,虚白光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