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定之学及其当代社会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09:05
本文关键词:佛教禅定之学及其当代社会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世间是苦,人生无乐;正是对人生和世界的这种态度,造就了本文围绕解决一切苦或欲避免各种不幸而寻求解救之方来阐述。根据就是个体生命自受其所作的因果关系和对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圆满的修学,即是唯一的解脱道。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佛教禅定出发来指明其原因。 禅定作为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手段,它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基督教,是耶稣基督在山洞中,经过禅定的历练而开创。印度佛教则是悉达多·太子经过六年苦修,于菩提树下专注于禅定而开悟才创立的。中国古代的老子以“致虚极,守静笃”而成立道家,春秋时期的孔子则以这种静养的功夫开出内圣外王的儒家。禅定在古今中外成就着不同程度的圣人。即使从佛教本身来说,,禅定也因其定力的差别,在智慧的呈现上,显示出菩萨与佛陀,初果、二果、三果与四果圣人的差别。那么,佛教禅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它又有怎样的独特性与缘起呢?何以产生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以及迄今人们观念中的大小乘佛教与密乘佛教,为何有这么多教派和如此多的人们都对佛教孜孜以求与弘扬呢?尽管佛陀的教法如大海水只有一味——解脱味。但众生对此解脱味或对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根基有别而有不同认识的倾向,对此不管是南传佛教,还是北传佛教。比如:南传佛教主要的有止观系统和正念系统两支传承;北传佛教则更加明显,如唯识宗、净土宗、华严宗等九宗、十宗之多的说法,其中的禅宗是这些诸宗派里至今影响都较大的一派。但本文却着眼于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号召力,尤其南传佛教中的止观系统在国际上对各国的巨大反响,加上国人多受本国佛教的熏陶而少触及南传佛教这一现实,故本文要从佛教禅定角度来认知佛教的真面目。 关于佛教禅定一文,它分四个部分:即佛教禅定的缘起、内容和实践途径及其适用性。第一部分缘起是根据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的觉悟和佛陀临般涅i谜饬礁龉丶憷慈鲜逗桶盐盏模⒋幽鵬枚址ǖ慕嵌劝涯鵬梅治锈乓滥鵬煤臀掴乓滥鵬美醋芙岱鸾天ǖ牟讨羲嫫浜蟮哪鵬美砺酆腿ǖ男扪髁⑵鹣拭鞯钠熘模佣辛私徊搅私夥鸾天ǖ亩ㄒ濉⒎掷嗪吞氐愕谋匾浴T诖嘶∩希嘤鹬傅计淙松恼托拍睿茉斐鲎晕医∪娜烁窈土己玫牡赖缕分剩庖彩欠鸾天ǘ缘贝缁嵋帕Φ牡胤健R蚧诠刈⒌苯裆缁崛松硇牡闹种治侍夂拖执硕杂诓煌嗟慕饩龇绞剑疚木鸵苑鸾天ㄓ枰源
本文编号:346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