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寺儒门圣教研究
本文关键词:圣水寺儒门圣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国内的民间宗教研究工作基本处在民俗文化、行为模式、历史源流等直观方面的描述性研究阶段,而对于民间宗教即时发生的活动缺乏深度参与。因而对时下流布于民间的处于半隐秘状态的宗教式群体,加之以深刻参与度为前提的研究应该会帮助我们更切实的感知时代变奏中底层人民的宗教观和信仰面貌及其与社会时势的关系。 本文是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郊外的圣水寺内以“儒门圣教”为名的一民间宗教组织的考察。 文章将考察获得的结果用两条主线予以交互阐述:一、组织形态和行为模式的揭示;二、教门思想、经济手段和个体心理之间关系的阐析。前者属外部样貌的明晰,亦是后者中几大因素之关系发生作用的场域。 对于此类民间宗教现象的理解,当然离不开我们民族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历史“遗传”,同时经济行为的发生也与时代有着默契的关联。而笔者则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了“个体需求”的发现和理解上,这种“需求”既包含当下可见的亟待解决的事件,又包含社会网络中个体的潜意识意向与渴望。 可以说,正是以“需求”为直接前提而建立起的“供需关系”维持了儒门圣教及其类似民间宗教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圣水寺 儒门圣教 个体需求 宗教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0.1 选题缘起8
- 0.2 研究价值8
- 0.3 理论综述8-10
- 1 圣水寺信仰形态概述10-20
- 1.1 乡土气息浓郁的圣水寺10-12
- 1.1.1 圣水寺的得名10
- 1.1.2 “三不管”的空庙10-11
- 1.1.3 节日与庙会11-12
- 1.2 信仰“集散地”圣水寺——多层次的宗教市场12-20
- 1.2.1 附体的“疯魔”者:非自主的失格言行和治愈的需求13-14
- 1.2.2 半附体的“盘道”者:半自主的交流和找寻指引的需求14-18
- 1.2.3 非附体的“天人合一”:简易的修行方式和重建“三观”的修行哲学18-20
- 2 儒门圣教调查研究20-44
- 2.1 开放式的组织形式20-23
- 2.1.1 入教形式20-22
- 2.1.2 组织的核心和边缘22-23
- 2.2 儒家文化的外衣23-25
- 2.2.1 对儒家文化认知的模糊性23
- 2.2.2 “国学热”的大势所感23-24
- 2.2.3 缺乏反思的文化复辟之流弊24-25
- 2.3 宗教异端的实质25-32
- 2.3.1 双重对立当中的儒门圣教25-29
- 2.3.2 双重世界里的教徒29-30
- 2.3.3 存在方式:“传道”30-32
- 2.4 末劫说的“痴梦”32-35
- 2.4.1 相信的“意向”33-34
- 2.4.2 末世论的历史性34-35
- 2.5 白阳道的“商机”35-40
- 2.5.1 儒门圣教的经济36-38
- 2.5.2 “事事皆为道显”38-40
- 2.5.3 交易行为才是修行的基础40
- 2.6 蒙昧的教主崇拜40-44
- 2.6.1 教主如再生父母41-42
- 2.6.2 崇拜产生的根源42-44
- 3 圣水寺现象之社会性反思44-49
- 3.1 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宗教关系之再反思44-45
- 3.2 底层信仰:苦难与求索45-46
- 3.3 民间宗教的社会功能之再反思46-49
- 3.3.1 以儒门圣教为例看民间宗教的种种内在矛盾46-47
- 3.3.2 由儒门圣教进一步审视民间宗教的社会功能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3
- 辽宁大学研究生毕业申请硕士学位材料53-63
- 论文任务书63-7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肖国亮;;人生不是一场戏——《罗拉快跑》主题研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斯霞;试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及其时代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8 董振楠;;概述《古兰经》与《圣经》中事迹相似的先知[J];才智;2011年36期
9 郭娟娟;;“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邓春丰;;傅相祠庙会与乡村社会的精神生活[J];沧桑;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可;;女性与福建民间信仰——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贤润;;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融合:对行动—结构—功能的总结与尝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阿拉坦宝力格;;祭祀游艺的人类学研究——以蒙古族祭敖包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6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卫忠;申海平;韩冰;刘莹;陈素萍;;公众依托网络监督政府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9 邓集文;;健全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的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创新的借鉴与路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7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汪静;伊斯兰教对和谐乡村社区建设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张爱萍;佛教伦理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思想价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玉环;威廉·戈尔丁的《蝇王》的原型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晓迎;现代都市佛教入世模式及其面对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应文达;鄂温克族民间禁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文嘉;农村宗教和迷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睿;我不只是接班人——家族企业继承人对企业传承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圣水寺儒门圣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