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西魏长安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遗迹

发布时间:2021-11-17 19:38
  西魏国(535-557)在佛教艺术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魏首都长安的佛教造像既有新风格,又有旧传统。如今能真正体现西魏佛教艺术最高成就的彩塑与壁画作品,就保存在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中。西魏还开启了北周典型造像样式的先河。 

【文章来源】:美术研究.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西魏长安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遗迹


造像碑(B62.S2+)主龛西魏大统十囗年(545-551)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作者拍

造像碑,上段,菩萨


像,成为东魏造像的流行风格。但在西魏国,它只是三种风格之一,而前述的北魏传统清秀型样式也西魏流行的风格之一。从迄今发现来看,部分西魏造像明显接受了洛阳北魏末年出现的这种新型样式,已呈较丰满的体态,再结合以较轻薄的服装,表现了与东魏相同的丰满显胖的时代新风尚。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大统元年造像碑正面主龛中的佛、弟子像即表现为丰满的造型,是目前所见丰满型造像在西魏国的最早像例。有趣的是,该碑正面上龛中的释迦、多宝与胁侍菩萨像却为秀骨清像型,并著典型的北魏晚期的佛与菩萨服装(图2),可见当时两种风格的交叉性。在西安西郊潘家村出土的大统三年(537)造像碑是西魏早期长安即已继承丰满造像风格的一例(图3)。根据铭文题记,造像主为僧人法和,受益者包括西魏皇帝与法和的师僧父母,并祝愿他们托生未来的弥勒佛国,这种祝愿方式与目的也承自北魏晚期的佛教艺术界。在碑的正面,释迦坐于主龛之中,以二菩萨与二狮为胁侍。其上龛中刻坐佛与二思维菩萨,而主佛有可能是多宝。这种推测来自6世纪上半叶释迦、多宝题材的流行。该题材一般表现二佛并坐于塔内或龛内,而此处分坐于上下龛中,有可能是表现《妙法莲华经》中所述的二佛并坐于塔内之前的情形。在碑的背面,上半部刻维摩诘与文殊对坐辩法,周围刻他们的随从。其上有汉式屋顶雕刻,体现了西魏佛教艺术汉化的延续。碑背面下半部左侧刻燃灯佛为儒童授记,右侧刻立姿的弥勒菩萨。根据碑中铭文,碑上造像还有观音、普贤题材,很可能指侍立在碑正面释迦左右的二立菩萨,或是侍坐于碑正面上部多宝佛两侧的二思维菩萨。上述大部分造像表现着略具丰满窈窕的身材,穿着汉式的佛与菩萨服装。同时,这些造像的面部多已显得丰满。例如,碑中正龛内

造像碑,西安,菩萨


现来看,部分西魏造像明显接受了洛阳北魏末年出现的这种新型样式,已呈较丰满的体态,再结合以较轻薄的服装,表现了与东魏相同的丰满显胖的时代新风尚。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大统元年造像碑正面主龛中的佛、弟子像即表现为丰满的造型,是目前所见丰满型造像在西魏国的最早像例。有趣的是,该碑正面上龛中的释迦、多宝与胁侍菩萨像却为秀骨清像型,并著典型的北魏晚期的佛与菩萨服装(图2),可见当时两种风格的交叉性。在西安西郊潘家村出土的大统三年(537)造像碑是西魏早期长安即已继承丰满造像风格的一例(图3)。根据铭文题记,造像主为僧人法和,受益者包括西魏皇帝与法和的师僧父母,并祝愿他们托生未来的弥勒佛国,这种祝愿方式与目的也承自北魏晚期的佛教艺术界。在碑的正面,释迦坐于主龛之中,以二菩萨与二狮为胁侍。其上龛中刻坐佛与二思维菩萨,而主佛有可能是多宝。这种推测来自6世纪上半叶释迦、多宝题材的流行。该题材一般表现二佛并坐于塔内或龛内,而此处分坐于上下龛中,有可能是表现《妙法莲华经》中所述的二佛并坐于塔内之前的情形。在碑的背面,上半部刻维摩诘与文殊对坐辩法,周围刻他们的随从。其上有汉式屋顶雕刻,体现了西魏佛教艺术汉化的延续。碑背面下半部左侧刻燃灯佛为儒童授记,右侧刻立姿的弥勒菩萨。根据碑中铭文,碑上造像还有观音、普贤题材,很可能指侍立在碑正面释迦左右的二立菩萨,或是侍坐于碑正面上部多宝佛两侧的二思维菩萨。上述大部分造像表现着略具丰满窈窕的身材,穿着汉式的佛与菩萨服装。同时,这些造像的面部多已显得丰满。例如,碑中正龛内的释迦像身著汉民族褒衣博带式大衣,衣质较为轻保他的双肩较圆,上半身已显得较粗壮。比较而言,上海博物馆藏的大统十六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市东郊出土北周佛立像[J]. 赵力光,裴建平.  文物. 2005(09)
[2]麟游出土两方北朝石佛造像[J]. 王麟昌,魏益寿.  文博. 1992(03)
[3]陕北发现一批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J]. 靳之林.  文物. 1989(04)
[4]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J]. 赵康民.  文物. 1985(04)
[5]延安地区发现一批佛教造像碑[J]. 靳之林.  考古与文物. 1984 (05)



本文编号:3501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01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