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克孜尔石窟的考察与初探
本文关键词:近现代克孜尔石窟的考察与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它以多姿多彩的佛教壁画而闻名于世。2013年新疆龟兹研究所申请将克孜尔石窟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项目。此项目申请后,克孜尔石窟进一步获得了国内外文化遗产机构的高度重视。佛教石窟是开凿于河畔山崖的佛教寺院,佛教寺渊源于印度。中国兴建石窟寺始于3世纪,到5-8世纪兴盛,此后逐渐衰落。我国各地现存石窟遗址的壁画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宗教、美术和建筑工程等诸方面不容忽视的图像资料。克孜尔石窟从三世纪开始开凿,一直到八世纪为止,伊斯兰教传入后停止开凿并走向衰落。19世纪初,人们在克孜尔境内发现了克孜尔石窟遗址和婆罗谜文、梵文的佛经残片。从此,克孜尔石窟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19世纪末世界上掀起了亚洲腹地探险热潮,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俄国等国家的探险家和考察队均到此地进行考察。这些探险家记录下来的专著、游记和回忆录为研究库车与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本文以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为重点探讨,主要论述克孜尔石窟的兴衰以及重新被挖掘和外国探险家在克孜尔石窟进行的各类探查活动。研究重点是探险家的考察活动与石窟的发掘,当地政府和本土人民对克孜尔石窟的关注,解放后克孜尔石窟的开发与研究等。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由引言、国内外研究概述、基本文献、研究方法和意义等部分组成。第二章探讨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兴盛和衰落过程。第三章中主要分析了各国探险家、考古学家在克孜尔地区的探险活动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第四章是当地政府与百姓对克孜尔石窟的态度。第五章是解放后克孜尔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的趋势、前景展望等。本文主要以文献学、社会学、考证法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近代克孜尔石窟的考察,分析西域史以及龟兹地区的社会发展。此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克孜尔石窟的研究价值和文化地位,不仅对龟兹地区的宗教史研究,还对西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近代 克孜尔石窟 发掘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9.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引言8-16
- 1.1 问题的提出8
- 1.2 研究综述8-14
- 1.2.1 国外研究概况9-10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0-14
- 1.3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14-15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5-16
- 2.克孜尔石窟的兴衰16-31
- 2.1 克孜尔石窟的开凿与兴盛16-19
- 2.1.1 佛教传入龟兹16-17
- 2.1.2 克孜尔石窟的兴盛17-19
- 2.2 克孜尔石窟的衰落19-26
- 2.2.1 伊斯兰教传入库车与克孜尔石窟的毁坏20-21
- 2.2.2 克孜尔石窟的遗弃21-26
- 2.3 克孜尔与其他石窟的破坏对照26-31
- 2.3.1 敦煌莫高石窟27-28
- 2.3.2 高昌石窟群—吐峪沟石窟28-31
- 3.近现代外国列强的探索与克孜尔石窟的发掘31-39
- 3.1 英国人在克孜尔的探查与盗宝31-32
- 3.2 日本人在克孜尔的考察活动32-34
- 3.3 德国人在克孜尔的考察活动34-35
- 3.4 俄国人在克孜尔的科学考察活动35-36
- 3.5 法国人在克孜尔的活动36-37
- 3.6 文物的被盗对社会带来的影响37-39
- 4.民国当局与地方百姓对克孜尔石窟的关注39-45
- 4.1 民国当局对克孜尔石窟的关注39-40
- 4.2 民国当局对外国列强探险活动的反映40-41
- 4.3 当地老百姓对克孜尔石窟的态度41-43
- 4.4 我国学者对克孜尔石窟的调查与研究43-45
- 5.解放以后克孜尔石窟的开发与研究45-53
- 5.1 在克孜尔石窟进行的保护与开发45-47
- 5.2 克孜尔石窟的研究成果47-49
- 5.3 克孜尔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9-50
- 5.4 克孜尔石窟与西域史研究的关系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双林;晚清外国“探险家”在华活动述论[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2 于志勇;;西域文明的劫难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的足迹[J];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1期
3 赵莉;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藏部分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出洞窟原位与内容[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4 王冀青;德国特林克勒尔中央亚细亚考察队的学术成就[J];西北史地;1994年01期
5 赵莉;王志兴;赵莉;范书财;;克孜尔石窟部分流失壁画 原位考证与复原[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3期
6 苏北海;;伊斯兰教传入库车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耿f;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J];世界汉学;2005年01期
8 沈颂金;黄文弼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2年01期
9 李铁;;韩乐然的石窟题刻[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10 朱英荣;;论龟兹石窟中的伊朗文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成珊娜;近代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研究(1884-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刚;龟兹石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近现代克孜尔石窟的考察与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