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调查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3:43
  巫信仰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人类早期发展史上,巫信仰是推动社会进步,建立原始文化的功臣,它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变为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深入地研究湘西南绥宁县苗族地区的巫信仰,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地区巫信仰的形态,认识到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绥宁县苗族地区为田野调查的落脚点,重点探访了绥宁县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党坪苗族乡以及寨市苗族乡的巫信仰状况。文中以该地区巫信仰的产生背景、巫信仰现状与当代变迁为研究主线,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并结合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该地区巫信仰的情况: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产生源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信仰交融的人文环境,同时还与其民族神话、少数民族自身的‘万物有灵’思想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绥宁县苗族巫信仰历经时代的变迁却一直有着稳定的生存空间,这体现在其巫师、巫信仰活动的传承上。因此,本文着重对绥宁县苗族巫师的巫坛法事招术和巫信仰活动进行了总结、概说:该地区巫师作为通神巫师,能为人占卜、画符做药,在特定的日子里表演巫术,如坐荆棘、踩犁头;其巫信仰活动分为个体性...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概述
    第一节 绥宁苗族巫信仰的由来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二、多元信仰交融的人文环境
        三、神话起源说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的人口、分布和信众分析
        一、绥宁县苗族的人口、分布
        二、绥宁县苗族巫信仰信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现状、变迁及特点
    第一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现状
        一、巫师的基本情况
        二、巫信仰活动类型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变迁
        一、巫信仰活动趋向单一
        二、多元信仰相互融合
        三、民众巫信仰逐渐淡化
    第三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特点
        一、信仰的功利性
        二、信仰的稳定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功能和走向
    第一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功能
        一、教化功能
        二、社会整合功能
        三、心理调适功能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走向
        一、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
        二、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笔者在绥宁县苗族乡田野调查的部分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雅溪天王庙祭祀空间演变及常规化组织活动考察[J]. 陆群.  宗教社会学. 2017(00)
[2]苗族巫医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 吴小勇,陈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20)
[3]苗族巫文化起源及其功能研究[J]. 凡延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4]苗族“椎牛祀”的文化特征[J]. 熊晓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01)
[5]湘西苗族巫文化的祭祀礼器及功能考略[J]. 李孟华,陈立华,刘校辰.  兰台世界. 2015(30)
[6]湘西苗族“蛊婆”的悲剧意蕴探析[J]. 胡铂.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9)
[7]近十年来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综述[J]. 刘瑜.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01)
[8]20世纪以来国内苗族传统宗教研究探析[J]. 周永健.  宗教学研究. 2013(02)
[9]苗族巫师考论[J]. 周永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研究[J]. 廖小东,丰凤.  求索. 2011(11)



本文编号:3527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27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