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社会组织、仪式实践与象征权威——青海三川地区水排组织的民族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09:09
  水排组织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一种地缘型民间社会组织。在传统社会中,它曾起到管理村落农事、化解村际用水矛盾等作用,如今还主要在农事仪式实践中延续其功能。借助神灵崇拜建构起象征权威力量,是中国地方社会运作的重要机制,水排组织主持的跳"纳顿"酬神仪式亦是如此。它达成了村落群体内部的精神凝聚与社会团结,促进了村际乃至族际社会秩序的整合,凸显出乡村社会自我有序治理的"实践智慧"之所在。这一建构起乡村内生性社会秩序的实践智慧,对于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其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三川地区水排组织的功能变迁
    (一) 水排组织轮值主体的变化
    (二) 水排组织管理职责的变迁
三、村落仪式谱系中水排组织的实践图式
    (一) 组织转青苗仪式
    (二) 组织立插牌、祭鄂博、“汤影”“叶儿将”、立皇杆
    (三) 组织跳“纳顿”酬神仪式
四、“纳顿”仪式中水排组织的象征权威
    (一) “纳顿”仪式中水排头的角色扮演
    (二) 水排头角色扮演的象征权威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日抑或庙会:土族“纳顿”属性辨析——基于民俗学主义研究视角的认知[J]. 刘目斌.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2)
[2]“实践智慧”与智慧的实践[J]. 田海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3)
[3]社会组织、治理与节庆:1930年代平郊的青苗会[J]. 岳永逸.  文化遗产. 2018(02)
[4]作为实践理性的实践智慧——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梳理与阐述[J]. 李义天.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2)
[5]地方认同与族际关系的仪式表达——青海三川地区二郎神祭典仪式的考察[J]. 刘目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6]土族传统民间组织青苗会调查[J]. 赵利生,钟静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仪式与秩序建构——对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村落背经转山的民族学考察[J]. 赵利生,钟静静.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3)
[8]论实践智慧[J]. 杨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4)
[9]邓正来:中国模式的精髓——生存性智慧[J]. 邓正来.  社会观察. 2010(12)
[10]“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J]. 邓正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土族传统民间组织青苗会研究[D]. 钟静静.兰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6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36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