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17:40
僧传作为佛教史籍的一种体裁,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晋代,当时已有一批记载僧人事迹的专传和类传出现,随后不断发展繁荣,到梁朝时由释慧皎(497-554)编撰的《高僧传》的面世,使僧传这类文献的编撰趋向成熟。高僧传中采用的分类原则与方法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僧传的编撰,其影响甚至波及海外,而僧传这类佛教史籍在日本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奈良时期,唐僧鉴真弟子思托(724-?)随师赴日,于延历七年(788)时完成了《延历僧录》,集录了从钦明朝至延历年间(509-806)鉴真、道璇等多位高僧传记,为日本最早编撰的僧传。在其之后陆续有宗性(1202-1278)的《日本高僧传要文抄》、虎关师炼(1278-1346)的《元亨释书》等多本僧传面世,种类也随之丰富,甚至出现了像“往生传”、“灵验记”之类的别具特色的僧传。而到了日本近世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刷技术的传来,书籍的制作与发行等作业水平已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加之在渡日黄檗僧独湛性莹(1628-1706)、高泉性潡(1633-1695)以及日僧卍元师蛮(1626-1710)等积极开展的僧传的编撰活动的刺激下,各宗派积极响应,大量僧传集成面世,其中...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
第一章 日本僧传总论
第一节 古代僧传
第二节 中世僧传
第三节 近世僧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僧传编撰的目的
第一节 传播宗教信仰
第二节 维护宗派正统性
第三节 激励后辈向先贤看齐
第四节 填补先行僧传的遗漏
第五节 重振佛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僧传的种类
第一节 往生传
第二节 祖师传
第三节 高僧传
第四节 僧宝传
第五节 灯录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僧传的流传方式
第一节 日本僧传的抄录
第二节 日本僧传的刊刻
第三节 日本僧传的典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鉴真弟子思托的日本国土观——以思托所撰《延历僧录》为中心[J]. 新川登龟男,葛继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延历僧录》中的唐人传记——《高僧沙门释鉴真传》辑佚[J]. 王勇. 文献. 2005(04)
[3]佛教传记综述[J]. 苏晋仁. 世界宗教研究. 1985 (01)
博士论文
[1]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D]. 江静.浙江大学 2009
[2]奝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 郝祥满.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兰溪道隆东渡传禅及其文化意义[D]. 魏杏芳.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2875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
第一章 日本僧传总论
第一节 古代僧传
第二节 中世僧传
第三节 近世僧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僧传编撰的目的
第一节 传播宗教信仰
第二节 维护宗派正统性
第三节 激励后辈向先贤看齐
第四节 填补先行僧传的遗漏
第五节 重振佛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僧传的种类
第一节 往生传
第二节 祖师传
第三节 高僧传
第四节 僧宝传
第五节 灯录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僧传的流传方式
第一节 日本僧传的抄录
第二节 日本僧传的刊刻
第三节 日本僧传的典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日本明治以前所编僧传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鉴真弟子思托的日本国土观——以思托所撰《延历僧录》为中心[J]. 新川登龟男,葛继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延历僧录》中的唐人传记——《高僧沙门释鉴真传》辑佚[J]. 王勇. 文献. 2005(04)
[3]佛教传记综述[J]. 苏晋仁. 世界宗教研究. 1985 (01)
博士论文
[1]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D]. 江静.浙江大学 2009
[2]奝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 郝祥满.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兰溪道隆东渡传禅及其文化意义[D]. 魏杏芳.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4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