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元荣抄经与莫高窟第249窟的营建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1-12-18 21:22
  莫高窟第249、285窟南朝风格的出现,与北魏宗室元荣在孝昌元年(525)就任瓜州刺史并无直接联系,而应与普泰二年(532)元荣之子叔和进京一事有关。其中,第249窟可能是元荣为庆祝叔和完成沟通京师的使命并平安归来而营建,该窟覆斗顶东披的祥瑞图和南北披的升仙与狩猎图组合也见于同期中原的鲜卑贵族墓中,反映出敦煌与中原鲜卑贵族在图样选择方面的共同喜好;西披的维摩诘经变则是以《见阿閦佛品》为主要表现内容,其绘制与元荣出资抄写百部《维摩疏》祈求叔和平安归来一事相呼应,成为同一件事在文本和图像上的两种表现方式。 

【文章来源】:敦煌学辑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元荣抄经与莫高窟第249窟的营建关系探析


莫高窟隋代第262窟西壁佛龛上方维摩诘经变线图

莫高窟,壁龛,故事,维摩诘


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议,主要在于风雨雷电四神与阿修罗护卫须弥山图像之间的关联问题,前者的论述往往回避四神图像,后者则又多忽略下部两侧的对坐人物。我们认为该画面仍然是以《见阿閦佛品》为主要内容的维摩诘经变,四神图像应当主要是用来作为天空或上方世界的象征,并没有明确的内容指代意义。相同特征的四神图像还见于莫高窟初唐第329窟龛内(图7),在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两个主体画面的周边,是风雨雷电四神和飞天共同构成的天界环境,四神的出现并未分散画面主要情节的表达。类似的表现方式在敦煌应当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后来构图较为成熟的维摩诘经变,诸如莫高窟第61窟东壁维摩诘经变的《见阿閦佛品》中(图8),除了阿修罗双手所托举的日月以外,在须弥山两侧的空间中再次出现了日月,左侧的白色月亮中绘有植物,可能是月桂树的象征,右侧的红色太阳中绘有三足乌。在这种借用传统神话题材的表现方式中,第249窟覆斗顶西披的四神与第61窟东壁维摩诘经变太阳中的三足乌图像,虽然都不属于经变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应当都具有相同的天界象征意义,整体画面表现的内容仍然是以《见阿閦佛品》为中心的维摩诘经变。图8 莫高窟五代第61窟东壁维摩诘

维摩诘,莫高窟


图7 莫高窟初唐第329窟西壁龛内佛传故事及四神图像综上所述,可能正是由于《维摩诘经》文本在元荣抄经中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使之可以在壁画的绘制中占有重要位置。第249窟覆斗顶西披是距离主尊最近的大幅空间,大体满足这一特征,适宜绘制维摩诘经变,其出现应当与普泰二年元荣出资抄写百部《维摩疏》相关,是同一事件在文本与图像层面的不同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原岗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J]. 李雅君.  美术观察. 2019(05)
[2]西魏《大方等陀罗尼经》的流行与莫高窟第249窟的营建[J]. 马兆民,赵燕林.  中国美术研究. 2017(04)
[3]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J]. 张庆捷,张喜斌,李培林,冀保金.  考古. 2015(07)
[4]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散记[J]. 扬之水.  大众考古. 2014(03)
[5]再论东阳王元荣领瓜州刺史的时间[J]. 文梦霞.  敦煌研究. 2006(02)
[6]净土思想与仙界思想的合流——关于莫高窟第249窟窟顶西披壁画定名的再思考[J]. 张元林.  敦煌研究. 2003(04)
[7]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J]. 田立坤.  文物. 2002 (09)
[8]敦煌第249窟天井中国图像内涵的变化[J]. 斋藤理惠子,贺小萍.  敦煌研究. 2001(02)
[9]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J]. 渠川福.  文物. 1990(12)
[10]上士登仙图与维摩诘经变——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壁画再探[J]. 宁强.  敦煌研究. 1990(01)



本文编号:3543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43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