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悲观
发布时间:2017-05-12 07:06
本文关键词:佛教的慈悲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加速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小村庄”。随着世界的全球化,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道德困境也在全球化,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担负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伴着全球一体化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历程,有识之士提出建立全球伦理的构想。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就东方传统文化而言,佛教伦理的慈悲思想实为不可忽视的一环。本论文力图以时代演进的次第为纵轴,以较具代表性的佛教经典为横轴,进行文本归纳与分析,探讨佛教慈悲观的内涵与特质,介绍佛教慈悲观的修习方法,进而揭示其对当代道德困境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与伦理意义,期对现代文明的道德困境,提供可资利用的道德资源。 慈为与乐,悲以拔苦。慈,与乐为其主要特性。意谓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众生,以种种方便利益之,令其快乐。悲,拔苦为其主要特性。意谓见众生于六道中受种种身心之苦,而心生怜悯,视众生之苦如同己受,而积极的给予救助,拔其痛苦。慈与悲二者虽有所区别,然皆以“拔济众生,离苦得乐”为共同的特质。慈悲的开展就是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广大利他之心,修习慈心可息嗔恚,修习悲心可除恼害,修习喜心可除嫉妒,修习舍心可对治贪爱和a嵚J兰渲诵尴按缺
本文编号:359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