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教诚信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18 08:14

  本文关键词:佛教诚信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诚信”主要是关涉人的社会交往实践的范畴。佛教之旨在强调个体修为,其核心问题在人、心、识,其思想体系内容主要集中在心性学说或与此相关之心理认知学说,因而“诚信”问题似乎并不是佛教所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不意味佛教中缺乏有关“诚信”的思想。这些思想既包含在佛教修为的种种规范条目当中,也渗透于为论证修为而提出的心性、心识等有关主体性的理论思想当中。本论文在“诚信”概念分析及佛教思想文献考查的基础上,试图从多角度对佛教学说体系中的诚信思想内容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加深对佛教思想理论及其诚信思想的了解,并从中获得在诚信研究及建设实践方面的启悟。 本论文主体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诚信”概念、传统诚信思想及与佛教学说体系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一,佛教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强调其信徒据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强调其信徒遵循自己宗教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此信仰之据守以及行为规范之遵循,实质上都在讲求本心之真诚、行为之笃实,即是在讲求“诚信”理念的。因此说,佛教学说本身就是以“诚信”作为核心理念的。继而,其二,佛教在进行相应的思想强调而规范佛教徒的行为时,也正是在宣扬其“诚信”的理念,以保证信徒们做一个符合佛教教义要求的诚信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学说中无疑包含有丰富的有关“诚信”的思想内容。其三,在佛教关于日常理佛规范、修为方法和心性理论的相关内容里,也还有很多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诚信”的主题,与“诚信”的道德指向相一致。 在第二部分,本论文主要从佛教学说中的心性理论角度发掘其中的“诚信”思想内涵。指出,佛教理论学说当中虽然鲜有“诚信”一词的明确提法和用法,但它围绕心性、心识及有关修行等问题而展开的理论探讨及对“信心”、“正信”、“法行”、“既世”等概念的阐释正是就“诚信”问题本身的主体性进行的理论探讨。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佛教思想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诚信内涵,这也正是佛教诚信思想主要的也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对佛教诚信思想进行了评析。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诚信思想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虽然它发挥着一种世俗伦理不能代替的社会作用,但同时它的影响力也因受众的宗教化程度不同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论怎样,佛教诚信思想在理论和建设实践上都是具有明显而重要的启示意义的。它强调诚信主体性原则的态度和思想,对于“诚信”的理论认识和解释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佛教有关礼佛修为的规范思想,对于培养诚信自律行为习惯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佛教的“信心”观对于培养诚信的“底线”意识,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诚信 佛教 正信 信心 修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佛教与"诚信"14-25
  • 1.1 关于"诚信"14-16
  • 1.1.1 "诚信"之含义14-15
  • 1.1.2 "诚信"之思想15-16
  • 1.2 佛教戒律与诚信思想16-20
  • 1.2.1 我遵守戒律不杀生16-17
  • 1.2.2 我遵守戒律不与取17
  • 1.2.3 我遵守戒律不邪淫17-18
  • 1.2.4 我遵守戒律不妄语18-19
  • 1.2.5 我遵守戒律不饮造成麻痹懈怠的酒类饮料19
  • 1.2.6 我遵守戒律不使用高大的席位19-20
  • 1.3 佛教修为方法与诚信思想20-22
  • 1.3.1 正见20-21
  • 1.3.2 正思维21
  • 1.3.3 正语21
  • 1.3.4 正业21
  • 1.3.5 正命21-22
  • 1.3.6 正精进22
  • 1.3.7 正念22
  • 1.3.8 正定22
  • 1.4 佛教心性理论与诚信思想22-25
  • 1.4.1 涅i

    本文编号:37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