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空间表达与寓意

发布时间:2017-05-18 12:14

  本文关键词:空间表达与寓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变画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极为特殊的绘画种类,因为它是紧紧依附于佛典(包括经文及其注、疏等)来创制的。历史文献当中记载的经变画种类很多,但西方变的创作尤其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唐代,西方变的造作不仅有高僧、画圣的亲自参与,而且数量相当可观,惜均未传世。幸运的是,敦煌地处偏远,能够侥幸逃脱历代兵燹的侵害,保存了中古时代大量的西方变图像,能够形成完整的谱系。 本文即是在这样一个有利的研究前提之下,以净土空间的表达作为文章的首脑与主干,以“怎么画”又“如何看”做为写作的两条基本动线,以中古时代中国人对极乐天国概念的理解、生成与转换作为落脚点,最终实现对图像寓意的合理解释。全文总分五章,前三章在历史的纵轴上,谈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西方净土图像的基本面貌、发展规律及其背后潜在的弥陀净土义学影响。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西方变净土空间的历史演变及规律;二、附带序分与正宗分的观经变中,未生怨以及十六观画面构成方式的演化及规律。为达成这两项研究目标,首先对学术史上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经变的题材划分争论,通过经典与画面的仔细对读,重新予以分判。第四章以中唐晚期成熟的西方变作为历史纵轴上的切片样本,利用中国古代画论当中体现出的视学理论分析西方变净土空间的构成模型,纵深空间的表达方式,提出“视阶”这样一个概念来观察解读中古时代中国画师是怎样处理不断延伸的纵深空间的。在此基础上,对画面的各个设计细节以及整体壁面的空间划分逻辑予以阐释。第五章以上述讨论为基础,观察到西方变一经生成就成为一种“母型”,对同属“净土”经变的弥勒变、药师变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影响,本章将受到西方变辐射影响的经变与西方变进行比较研究,观察一种异质图像是怎样接受影响又是怎样确立自我身份的,并最终归纳出弥勒变、药师变以及其他相关经变画发展变化的时代旨归。 净土空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自然世界到人间寺院的发展历程,这种画面空间的变化反映了伴随着弥陀净土义学的研究,中国人极乐世界的概念由虚幻化土转成真实报土并逐渐清晰、完善和丰富,至中唐时基本上完成了对天国的建构,并隐喻出佛教寺院即娑婆净土,依法修行才可往生极乐的终极理想。
【关键词】:西方净土变 图像谱系 空间结构 视阶 极乐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弁言9-16
  • 一、西方净土信仰、经典与变相9-10
  • 二、有关西方变研究的学术史综述10-13
  • 三、本文研究原因及目的13-14
  • 四、采用的方法14-15
  • 五、论文结构的大致安排15-16
  • 第一章 西方变题材的分判16-40
  • 第一节 敦煌地区有关西方净土典籍的流布及所体现出的弥陀信仰的基本情况16-19
  • 第二节 净土宗"三经一论"中对净土庄严相的相关描述19-32
  • 一、《佛说无量寿经》19-24
  • 二、《佛说阿弥陀佛经》24-25
  • 三、《佛说观无量寿经》25-31
  • 四、《无量寿经论》31-32
  • 第三节 学术史上对"西方变"题材划分的争论及笔者管见32-40
  • 第二章 西方净土造像的历史形态演变40-100
  • 第一节 东晋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40-44
  • 一、两晋禅学背景下弥陀信仰的萌发40-42
  • 二、东晋西方净土造像的初现及双线发展42-44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44-72
  • 一、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信仰的滋养成长与修持方法的变化44-45
  • 二、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造像的丰富遗存45-47
  • 三、南北朝时期无量寿尊像造作的特点与规律47-51
  • 四、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早期西方变造像的特点与规律51-66
  • 五、"说法图"之"雏形说"辨66-72
  • 第三节 隋唐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72-100
  • 一、隋唐西方净土信仰的兴盛和弥陀净土义学的推进72-73
  • 二、隋唐西方净土造像"遍于宇内"之繁盛景象73-80
  • 三、敦煌唐代西方变造像净土空间的演化规律80-100
  • 第三章 未生怨与十六观的呈现——敦煌观经变发展形式的内在理路100-118
  • 第一节 建立规范——初唐观经变的发展形式101-105
  • 第二节 从细腻敷演到变乱缩合——盛唐观经变的发展形式105-112
  • 第三节 阑入新因——中唐观经变的发展形式112-118
  • 第四章 远近与视阶——中唐西方变理想模型的构成118-141
  • 第一节 成熟期西方变净土庄严相的图式分析118-132
  • 一、平面分析——平面视觉印象118-120
  • 二、立体分析——用立体观察的方法重构画面120-130
  • 三、净土相中各种"人物"以及"人物"与建筑物之间诸种比例关系问题的探讨130-132
  • 第二节 净土庄严相与"十六观"所绘内容之辨析132-134
  • 第三节 观经变中的"九品往生"与"上品上生"134-141
  • 一、九品往生做为一个绘画单元单独提出加以表现的重要意义134-136
  • 二、孤独背影——"上品上生"的特殊展现136-141
  • 第五章 影响与变异——西方变对其他经变画的辐射141-157
  • 第一节 经变可否"模件化生产"141-144
  • 第二节 一花五叶之弥勒变144-149
  • 第三节 一花五叶之药师变149-154
  • 第四节 一花五叶之天请问变及"对子"关系154-157
  • 结语157-160
  • 附录一:参考文献160-165
  • 附录二:插图目录165-170
  • 附录三:"净土三经对"净土庄严相的相关描述(表格)170-174
  • 致谢1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满晟;;佛造像研究[J];佛教文化;2010年04期

2 许颖;;中国古代禅净合流的三种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艳;;“阿弥陀佛”的由来[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党燕妮;;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翎;;“引路菩萨”与“莲花手”——汉藏持莲花观音像比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冯巧英;;净土宗形成探源[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彬;创业功不可没 退身更该嘉许[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李彩霞 罗火金;济源两通武周时期造像碑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酷儿;首幅数码织锦“敦煌极乐净土经变”诞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4 李印来 王珍;净土宗在我国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华邦;宝石与婚俗文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记者 袁海霞;洛桑江村会见台湾大学生来藏考察团[N];西藏日报;2007年

7 沈荣生;游香满怀道“荷花”[N];中国商报;2002年

8 驻日本特约记者 何静;日本大地震造成295件(处)文物受损[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王世宏;蒙山崦里藏神宫[N];山西日报;2005年

10 许士中;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麻元彬;中原北方地区唐代佛教主尊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3 高蒙;图塔与礼佛[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阮丽;敦煌石窟曼茶罗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罗时光;由宋明禅至白隐禅-10至18世纪中日禅思想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赵玲;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7 释见辟(冯心慧);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淑贤;高丽佛教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耿冠静;试论唐代两京地区的观音信仰[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健鹏;生天与净土—莫高窟第9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郭小翠;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温晓敏;佛教与晚明传奇[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开福;水月观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杨波;论净土思想在龟兹的流传[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小晶;关于基督教对近现代日本社会影响的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黄琴;试论南宗禅修模式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和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霍建美;中古时期弥勒与弥陀信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空间表达与寓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6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