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无异禅师禅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4 05:34
一般认为,佛教自宋以后就逐渐走向衰弱,但在晚明至清初这一时期内,佛教却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复兴浪潮。晚明佛教的复兴浪潮大体分为两股,一股主要在都市城镇里奔涌,以“明末四大高僧”为代表的“佛教综合复兴”;另一股则主要在山村林野中流淌,以临济宗、曹洞宗为主体的“禅宗复兴”;两股潮流相互激荡,打破了佛教界长期沉寂的局面,共同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兴盛期。文章以晚明曹洞宗复兴中重要人物博山支系开创者博山无异禅师为研究对象,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充分利用语录资料、方志资料和史传资料,力求客观真实地还原博山无异禅师其人其思想。第一章主要从时代背景、生平经历、相关传说三个方面来总体把握博山无异禅师其人其事。第二章探讨的是博山无异禅师主要禅学思想,分别从他的心性论、工夫论和会通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他的心性论强调了心在本质上的清净圆满和凡圣在心的本质上的同一;工夫论则着重关注了做工夫的真实参究的实践性和真实受用的实效性;会通思想则呼应了时代思想的发展趋势,但也表现出了对禅主体性地位的强调和会通过程中的不彻底性。第三章考察的是博山无异的禅法实践,他以看话禅作为修行法门抉择,倡导对...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山无异禅师概况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博山无异禅师生平
一、博山无异的出身
二、出家因缘
三、开悟
四、传承谱系
第三节 博山无异与博山寺及其传说
第二章 博山无异禅师主要思想
第一节 心性论
一、“心性论”的本体论维度
二、“心性论”的修行解脱论维度
第二节 工夫论
一、破生死之心
二、对生死本源的疑问
三、努力不懈的追求
四、摈弃知解
五、不失掉参究念头
第三节 会通思想
一、“宗”与“教”会通
二、“禅”与“净”会通
三、佛与儒会通
第三章 博山无异禅法实践
第一节 博山无异禅法的先行条件
一、以信而入
二、愿为先导
三、戒为基址
第二节 习禅的主要过程
一、看话头
二、起疑情
三、“心如墙壁”
四、悟入
第三节 禅病及其对治
第四章 博山无异禅师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博山无异禅师历史贡献
一、促进曹洞宗在晚明的复兴
二、培养了一大批利法利教的高僧
三、留下了丰富历史财产和精神资源
第二节 博山无异禅师的当代价值
一、博山无异禅师禅学思想要义
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3258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山无异禅师概况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博山无异禅师生平
一、博山无异的出身
二、出家因缘
三、开悟
四、传承谱系
第三节 博山无异与博山寺及其传说
第二章 博山无异禅师主要思想
第一节 心性论
一、“心性论”的本体论维度
二、“心性论”的修行解脱论维度
第二节 工夫论
一、破生死之心
二、对生死本源的疑问
三、努力不懈的追求
四、摈弃知解
五、不失掉参究念头
第三节 会通思想
一、“宗”与“教”会通
二、“禅”与“净”会通
三、佛与儒会通
第三章 博山无异禅法实践
第一节 博山无异禅法的先行条件
一、以信而入
二、愿为先导
三、戒为基址
第二节 习禅的主要过程
一、看话头
二、起疑情
三、“心如墙壁”
四、悟入
第三节 禅病及其对治
第四章 博山无异禅师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博山无异禅师历史贡献
一、促进曹洞宗在晚明的复兴
二、培养了一大批利法利教的高僧
三、留下了丰富历史财产和精神资源
第二节 博山无异禅师的当代价值
一、博山无异禅师禅学思想要义
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97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