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西美尔的宗教救赎之路

发布时间:2017-05-27 16:08

  本文关键词:论西美尔的宗教救赎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美尔不仅与马克思、韦伯并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同时也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然而,在国内外,学者们大多专注于对其货币哲学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他的宝贵而又丰富的宗教学理论并没有被纳入到学术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当我们接触到他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时,便会被他深刻而又独到的宗教观所吸引。本论文主要是从人类的生存困境入手,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去阐释西美尔的宗教观,深入的挖掘它的现实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西美尔以客观冷静的视角揭示了现代货币经济体系及现代文化危机对个体主体性和生命意义的瓦解与吞噬。他以文化人的身份和责任感试图为现代人寻找出路,主张回归“宗教性”,提出了他的主体性宗教观。西美尔深刻的意识到了现代宗教的尴尬处境,人们一方面怀疑宗教的合法性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宗教。他认为现代宗教并没有瓦解,因为宗教的特定历史形态并不是宗教本身,宗教之所以存在并不在于那些我们可以感知的客观的宗教建制,而在于它的“宗教性”。这种“宗教性”是宗教存在的根源,,同时也是宗教的灵魂,它存在于个体的灵魂之中。西美尔提出的“宗教性”意味着宗教从大众宗教转向个体宗教,从实体性宗教转向个体性宗教,从客观性宗教转向主观性宗教的根本性变革,由此,西美尔开启了现代宗教的个体性研究视角,这不仅是为宗教寻找出路,同时也是为现代人开辟的一条精神救赎之路。
【关键词】:西美尔 生存困境 个体性宗教 客观性宗教 宗教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3
  • 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13-23
  • 一、 货币成为世俗的上帝13-17
  • (一) 货币从手段转化为终极目的14-15
  • (二) 货币成为一切价值的裁判者15-16
  • (三) 货币体制下个体自由的丧失16-17
  • 二、 现代社会的文化危机17-21
  • (一) 生命与文化的内在矛盾18-19
  • (二) 文化危机的表现形式19-21
  • 三、 宗教的现代性危机21-23
  • (一) 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尴尬处境21-22
  • (二) 宗教危机产生的根源22-23
  • 第二章 西美尔宗教观的理论内涵23-29
  • 一、 传统宗教的现代性转向——主体性宗教23-26
  • (一) 主体性宗教的灵魂——宗教性23-25
  • (二) 宗教性是宗教的生命25-26
  • 二、 客观性宗教向主体性宗教转变的必然趋势26-29
  • (一) 宗教内部矛盾的决定性力量26
  • (二)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外部矛盾26-27
  • (三) 灵魂救赎的内在需要27-29
  • 第三章 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合法性29-42
  • 一、 宗教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超越形式29-32
  • (一) 马克思:宗教是阶级关系的产物29-30
  • (二) 宗教是对一切社会关系的超越30-32
  • 二、 宗教具有彻底的整合功能32-37
  • (一) 宗教整合和社会整合性的相似之处33-35
  • (二) 宗教整合功能的绝对性优势35-37
  • 三、 宗教整合功能的现代发展趋势37-42
  • (一) 个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38-39
  • (二) 个体内在整合性的发展趋势39-42
  • 结语:西美尔——后宗教观的再思考42-47
  • 注释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时代夹缝中的性别抗争——从女性视角解读萧红《生死场》中女性生存困境[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李丽娟;;《黄金时代》的存在主义生存美学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3 姜哲;;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蒋逸民;;现代文化的异化或悲剧——析西美尔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诊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段瑞芬;;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悲剧性[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成振鹏;;一部“孤独”和“寻找”的历史——试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7 张闽敏;;铁凝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困境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8 宋晓培;;“自我”在“他者”世界下的生存困境——方方《出门寻死》的存在主义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江颖;;从穿越女主之“苦”看女性的生存困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李欢;;艺术与世俗的博弈——鲁敏小说《伴宴》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芳;;浅论《基坑》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及其悲剧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罗俊容;;从《奥赛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看女性生存困境[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涵慧;;网络环境下报纸索引生存问题的探析[A];中国索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宝康;;生命意义的独特诠释——刍议怀特小说人物的生存悲剧[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吴义勤;;荒诞的寓言——评《迷蒙之季》[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6 孟庆艳;;个体主体性——工业文明的内在精神[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贾哲;;我国专业体育报生存状况的生态位视角剖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戴来;姜广平;;用意料之外的手法讲好经得起推敲的故事——与戴来对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9 向荣;刘焰;;略论灾难文学的叙事策略及其意义[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钱娜;;三重维度下的审视与思考—读王夫刚《粥中的愤怒》[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云平;民办博物馆 如何走出生存困境?[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赵琳;我省农村手工艺产业面临生存困境[N];山东科技报;2011年

3 湖南 舒圣祥;“温州的冬天”凸显实业民企生存困境[N];嘉兴日报;2011年

4 进出口从业人士 梁坚;中小企走出生存困境需达成三个共识[N];东莞日报;2011年

5 张林江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破解农村低保群体的生存困境[N];中国社会报;2011年

6 刘世磊;券商生存困境恶化?[N];证券日报;2004年

7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喻中;西美尔的玫瑰[N];检察日报;2010年

8 梁振华;经典哲学的“时尚”表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商报记者 刘妮丽;国际大奖难解设计师生存困境[N];北京商报;2010年

10 大畲仔;卡式电话生存困境的解决[N];中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籍晓红;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璐;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文力;西美尔货币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冲突[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祝平;乌云后的亮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南松;现代化进程中的货币功能[D];复旦大学;2007年

8 付洪泉;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胡亚军;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与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建[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萍;论西美尔的宗教救赎之路[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子茼;女性状态的个人化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翠;论尤凤伟小说中的生存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帆;生存困境中的不懈突围与琐屑化生存中的积极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冯丽丽;困境中的自我追寻[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邹喜;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批判性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夏雨;格非的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晓斌;生存困境的无尽歌哭[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侯代芬;后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悲剧精神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久东;论尤凤伟长篇小说中的生存困境[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西美尔的宗教救赎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0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