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7 21:01

  本文关键词: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宗教诞生之日起,东西方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出一种群体式的修道生活制度。中世纪西欧的修女院是女性以信仰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修道团体,也是植根于中世纪欧洲文化土壤中的一道独特景观。这些献身上帝的女性,过着神光沐浴下的独身、祈祷式的群体生活,其宗教性是它区别于世俗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正如刘小枫所说:“修道院共同体制度的首要文化功能是,发展并践行了一种灵性生活的理想。”(《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这种对永恒的追求使众多善男信女纷纷投身到修道行列当中,在西方历史上,女性修道运动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高潮及衰落阶段,其发展的高峰期,约发生于中世纪盛期1000—1300年期间,此时,西欧各地出现了一个修女院数量急剧膨胀的阶段,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及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本文拟主要以此时期英、法两地修女院的发展历程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方面从社会环境变迁的角度介绍各个女性修道派别新崛起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修女院体制内部的具体运作环节,即其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内容进行阐释,力图对这一发生于中世纪盛期轰轰烈烈的女性修道运动有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任何一种宗教现象产生的背后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政治、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变动,中世纪盛期出现大量兴建修女院的现象,显然与公元1000年左右西欧社会所发生的跟以往不同的重大变化有关。修女院尽管是一个宗教组织,但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经济单位,社会的各种变动在它身上投下了深深的影子,了解中世纪的修女院,对于了解中世纪社会不无裨益。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引言:主要对中世纪盛期修女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一番概述。第一章:简略回顾了早期修女院的发展历程,对中世纪盛期修女院的建院途径、特点进行了分类及归纳,阐释了女性大量进入修女院的原因。第二章:重在分析修女院内部生活的特点、经济活动和修女个人的精神历程,纠正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修女不善管理、一切依靠男性等观念。第三章:阐释了中
【关键词】:修女院 禁欲主义 经济活动 神秘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79.1;K50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目录7-8
  • 引言8-11
  • 第一章 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的发展概况11-26
  • 第一节 中世纪早期修女院发展历程的简略回顾11-15
  • 第二节 中世纪盛期修女院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15-20
  • 第三节 女性进入修女院的原因20-26
  • 第二章 修女院内部生活26-50
  • 第一节 修女日常生活的特征26-32
  • 第二节 修女院的经济活动32-41
  • 第三节 修女的神秘主义经历41-50
  • 第三章 中世纪后期修女院的衰落50-54
  • 第一节 经济窘迫50-52
  • 第二节 道德、文化水准下滑52-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60
  • 后记60-61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61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净云;加拿大籍神学博士朱梅芬修女应邀来银川修女院讲授神修课[J];中国天主教;1995年04期

2 玻力;费雯·丽:绝顶的才貌与苦涩的生活[J];世界文化;2002年06期

3 雷若欣;;中世纪修女院戏剧[J];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03期

4 于东;;主啊,我将我的一切奉献给祢——中国天主教武汉修女院成立[J];中国天主教;1985年13期

5 戴静;;用祝福守望美丽——一位修女的内心独白[J];中国宗教;2006年09期

6 武铁梅;;夙愿以偿——一个初发愿修女的心声[J];中国天主教;1995年06期

7 梁秀娣;浅析西欧中世纪盛期的修女院[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黄小芬;;在香港避静和学习体会[J];中国天主教;2005年05期

9 汪搏仁;;逃难记——我是怎样进修院的[J];中国天主教;2007年05期

10 ;新闻浏览[J];中国天主教;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建军;;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关联的再讨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韦伯的理论[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学迎;;基督教与儒教的禁欲思想比较[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浩礼;张晓碧;梁勋厂;;论性修养[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丁冠之;;第十二章 明清实学的早期启蒙思想[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5 邹玲;刘海君;;论荀子的荣辱观及其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建华;许斗斗;;企业文化的实质与气质——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谈起[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马涛;;从尊孔到批孔——略论毛泽东的孔儒观[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8 刘黎明;;试论斯宾塞的兴趣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范玉吉;;论奢侈性消费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河;性健康应当追求[N];健康报;2005年

2 驻辽宁记者 刘占生;沈阳发现大型汉墓群[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王安忆;行走在文学中的法国[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朱世龙;现实的恐惧与古老的冥想[N];深圳商报;2006年

5 李银河;性的正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张奋勤 胡思勇 周启红;适时转向内需型经济模式[N];湖北日报;2009年

7 姚国华;文明的主题:回归敬畏与节制的坐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韩震;关于消费活动精神性转向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王泽应;节欲主义:现代消费伦理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陈明峰;贫穷只是感觉?快乐才会富有?[N];东方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凡东;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3 程群;道教生死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秀娣;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高洁;从电影透视中世纪天主教修女的社会生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修女院的新变化探析[D];辽宁大学;2012年

4 孙可人;莱茵河畔的女先知[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5 可晓锋;从“身体话语”到“身体写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杰;论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代国庆;天主教独身主义的起源与历史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立国;中世纪教会对性的规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鑫;中世纪教会法中的婚姻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夏辉;从妇女受教育的情况看文艺复兴的阶级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1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