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诸家气法考略
本文关键词:隋唐五代诸家气法考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隋唐五代诸家气法在中国道教养生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对先秦以来历代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成就的总结,并把早期道教的养生学发展推向了最高峰;另一方面,它又为唐宋之际钟吕内丹术的产生与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本文即以此为线索展开论述。 在第一章中,首先对气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了一个简要回顾,把气法在唐以前的历史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总结了气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气法的发展既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同时也受到各个时代外在的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 在第二章中,对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作了简要的介绍:在“元气学说”一节,分别从宇宙生成论和人体养生论的角度对“元气”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讨论,指出元气既是人之生命存在的最终依据,也是气法炼养的最终依据;在“精、气、神学说”一节,分析了诸家气法中的重精派、重气派、重神派对于精、气、神三者在炼养中的地位的不同认识;在“藏象学说”一节,论述了脏腑理论、三焦理论、命门理论如何指导着气法炼养;“运气学说”一节,则阐明了阴阳五行、象数易学对于气法炼养的指导意义。 在第三章中,对隋唐五代诸家气法中的服外气法与服内气法作了区分,认为在隋唐五代,服内气法逐渐取代服外气法而成为诸家气法中的主流。对服内气法的核心技术——胎息术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以闭气说、节气说、内外之气不杂说、伏气结胎说、神气合一说概括了服内气各派对于胎息之术的不同理解。 在第四章,对于诸家气法与辟谷、服食、咽津、导引以及房中术等其他各种传统养生术的关系作了简要探讨,认为各种传统养生术在隋唐五代以气法为核心而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融合之所以成为可能,乃在于它们找到了共同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气 元气 诸家气法 养生 胎息 内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1;K242;B95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9
- 第一章 气法的历史发展回顾9-14
- 第一节 先秦时期9-10
- 第二节 两汉时期10-11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11-14
- 第二章 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14-25
- 第一节 元气学说14-17
- 一、元气生成论14-15
- 二、元气养生论15-17
- 第二节 精、气、神学说17-19
- 第三节 藏象学说19-20
- 第四节 运气学说20-25
- 第三章 服外气法与服内气法25-34
- 第一节 服外气法25-28
- 第二节 服内气法(胎息法)28-34
- 一、闭气说29
- 二、节气说29
- 三、内外之气不杂说29-31
- 四、伏气结胎说31-32
- 五、神气合一说32-34
- 第四章 诸家气法与其它传统养生术的关系34-44
- 第一节 辟谷与服气34-36
- 第二节 服食与服气36-39
- 第三节 咽津与服气39-40
- 第四节 导引与服气40-41
- 第五节 房中术与服气41-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佑琦;;和佑赫永远在一起[J];男生女生(银版);2002年02期
2 孔德;;《道德经》真意(三)[J];武当;2011年06期
3 黄辉;;新安医学家徐春圃(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9期
4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欣赏[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5 章伟文;黄义华;;《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丹法内容浅述[J];中国道教;2011年03期
6 胡元骏;;讲学传礼 建水文庙[J];东方养生;2011年06期
7 张曼娟;;一蓑烟雨任平生[J];意林;2011年14期
8 高新民;;“道”与王符哲学[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任聪敏;;超漂亮网上留言大搜罗[J];人生十六七;2008年10期
10 成积春;;治吏与“和平”——论康熙“中正和平”之道对吏治的影响[J];史学集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萍;李蒂;;“火与元气不两立”考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亚萍;梁健;邓鑫;李永亮;;试述元气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唐迪佑;刘力红;;略论郑钦安之六经定法贯解[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家衡;杨晶欣;;严重胸部创伤后免疫功能及元气的恢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钱中文;;序二[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田永恩;王录香;;智能气功组场调气治病初探[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唐发明;;《胎息疗法》是人类健康长寿的生命源泉[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晖;元气淋漓幛犹湿[N];美术报;2011年
2 河北省吴桥县东街小学 王芝英;别伤了未来的“元气”[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天津中医药大学 田栓磊;元气可以补吗?[N];保健时报;2010年
4 镇一;抓风气就是护元气 正风气就是蓄底气[N];人民武警报;2010年
5 康健;测测看,,长寿潜能你有吗?[N];健康时报;2009年
6 ;妙语精言话中医④[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刘孙波、熊伟;抓风气就是护元气 正风气就是蓄底气[N];人民武警报;2010年
8 罗涟浩 陈海波 刘青峰;江北聚“元气”图“破茧”[N];宁波日报;2009年
9 记者 于宛尼;“谁伤了员工的心,就是伤了企业的元气”[N];工人日报;2010年
10 徐文寿、王博会;抓风气就是护元气 正风气就是蓄底气[N];人民武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亨运;基于天文学的中医六气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伍永忠;康有为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考略[D];山东大学;2005年
2 申斌;郑钦安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余强军;段正元民间信仰之思想特色[D];兰州大学;2007年
4 范晓利;“空”在国画中之审美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李长海;柳宗元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赵平安;王充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吴建强;曹丕“文气”说探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同来;石介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隋唐五代诸家气法考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2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