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0: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宗教不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但作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社会的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看待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如何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问题,是值得探讨并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问题。首先,通过对经典作家著作和讲话中有关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思想论断的整理与总结,明确经典作家对于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他们的思想内容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其次,从分析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环境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比较分析法,阐释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宗教的内涵分别进行了界定,并着重分析了“相适应”的内涵和意义。再次,通过对相适应内涵的辩证认识,指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本身就表明了两者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例证法,较为系统地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即根本矛盾,宗教自身内部矛盾,宗教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宗教方面敌我矛盾。最后,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问题,笔者从两方面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保证宗教政策和方针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即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战线方面对宗教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宗教团体在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同时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建设。此外,论文的最后,笔者大胆地联系了中国的宗教现状,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宗教的发展问题。 总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当然,由于两者性质的根本异质性,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全相适应是达不到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宗教 相适应 宗教信仰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1;B0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导论8-15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13-15
- 第一章 经典作家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15-24
-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15-18
- (一) 宗教和社会主义世界观的不可调和性15-16
- (二) 宗教对于工人政党来说不是私人的事16-17
- (三) 必须实行教会同国家、学校分离17
- (四) 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17-18
-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相关论述18-22
- (一) 对于宗教信仰自由问题18-19
- (二) 对于党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问题19-20
- (三) 对于正确处理宗教方面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问题20-21
- (四) 关于独立自主和对外交往问题21-22
- 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22-24
-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内容22-23
- (二) 为其他国家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23-24
- 第二章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24-40
- 一、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重要性与可能性24-31
- (一)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重要性24-27
- (二)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可能性27-31
- 二、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基本内涵31-37
- (一) 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宗教三者含义界定31-32
- (二) “相适应”的内涵32-33
- (三) 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基本内涵33-37
- 三、我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重要意义37-40
- (一) 明确了关于引导“相适应”过程中对两个主体的要求38
-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38-39
- (三) 有益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39-40
- 第三章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40-50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宗教本质上存在根本不可协调的矛盾40-42
- (一) 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理想”的不同40-41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与宗教神学的不同41-42
- 二、宗教自身存在和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不相适应的问题42-44
- (一) 宗教世俗化问题突出42
- (二) 宗教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42-43
- (三) 各大宗教自身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43-44
- 三、宗教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分析44-48
- (一) 宗教信仰主体认识不同产生的矛盾44-46
- (二) 物质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46-47
- (三) 政府在依法管理宗教问题上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47-48
- 四、宗教方面敌我矛盾透视48-50
- (一) 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颠覆活动和渗透活动48
- (二) 国内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分裂活动和恐怖活动48-49
- (三) 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非法、违法的破坏活动和犯罪活动49-50
- 第四章 促进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对策50-64
- 一、党和政府要善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50-56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50-52
- (二) 加强党和政府的引导,保持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2-56
- 二、宗教团体自身要积极响应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策56-60
- (一) 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原则56-58
- (二) 宗教界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建设58-60
- 三、正确认识目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宗教的发展问题60-64
- (一)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政教关系60-61
- (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规范宗教经济中生态旅游问题61-62
- (三) 在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要积极发挥宗教的正面社会功能62-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7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虎生;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政策[J];北京党史;2005年06期
2 张梦周;论新世纪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明世法;张桥贵;;宗教旅游“场域”:冲突与共赢策略——基于我国宗教旅游景点开发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4 龚学增;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马平;当代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新兴教派门宦问题探析[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6 毛国庆;论邓小平对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毛国庆;;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发展[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刘小丰;;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商光成;;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10 龚学增;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1999年16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3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