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世说新语》与佛教

发布时间:2017-06-11 04:12

  本文关键词:《世说新语》与佛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从佛教对《世说新语》的影响入手,目的在于考察宋初尤其是《世说新语》编撰者刘义庆的崇佛之风对《世说新语》的影响,探究晋室南渡后佛教存在的社会基础,梳理并评析其时名士的佛教信仰情况,评析“僧人的名士化”这一奇特现象,分析《维摩诘经》思想对东晋士人的影响并考察《世说新语》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一、考察宋初崇佛之风对《世说新语》的影响。刘宋时期佛教兴盛。刘宋皇族与僧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融洽的,从宋武帝刘裕开始就与僧人有广泛的交游。到宋文帝元嘉年间,开始大力奖掖推崇佛教。《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又与宋文帝刘义隆过从甚密,其崇佛之风亦受这两位帝王影响。《世说新语》对东晋佛教有大量的记载,其中最丰富的内容是僧人以及近佛名士的事迹。另外,《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还为《高僧传》提供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二、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考察晋室南渡后佛教存在的社会基础。东晋诸帝普遍地信仰佛教,敬礼名僧。但东晋诸帝崇佛情况,前后期颇有不同。前期帝王只是礼敬名僧,后期帝王则或为清谈名士(简文帝),或为公开奉佛的在家信徒(孝武帝)。《世说新语》中的僧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是本土汉人,其中出身高门士族或贵族者亦不在少数。关于东晋时期僧人经济状况,我们通过《世说新语》可以推断这些僧人经济收入可观,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广泛结交名士而得到官方或民间资助。关于僧人居所的功用,《世说新语》中新增加了一项职能:即僧俗文化活动的场所。三、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考察东晋士族与佛教的关系。东晋士人亦普遍地信仰佛教,敬礼名僧。从《世说新语》中可以看出,其时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殷氏、庐江何氏、高平郗氏等家族,均有重要人物崇信佛法。文章以这些家族为中心展开了详细的考证。四、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考察“僧人的名士化”这一现象。魏晋时期出现了“僧人的名士化”这一奇特现象。首先,《世说新语》中的名僧大都善于清谈,并经常参加各种清谈活动,这是其名士化最突出的表现。其次,《世说新语》中的名僧还广泛地参与了当时的人物品藻活动。再次,《世说新语》中的名僧还具有魏晋名士所推崇的任诞之风。可见僧人名士化程度之深。五、以《世说新语》为中心,分析《维摩诘经》思想对东晋士人的影响。从《世说新语》可以看出,《维摩诘经》对士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维摩诘经》的机辩文风促进了士人清谈之风。其次,《维摩诘经》打通入世、出世界限的思想使士人获得了真正的解脱。第三,《维摩诘经》“不二法门”所提倡的“无分别”思维方式,能够使士人以圆融平等的心态待人处事。六、考察《世说新语》词汇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在《世说新语》中,可以看到大量佛教词汇,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土的发展变化。文章将佛教词汇分为“佛”、“法”、“僧”三部分并展开论述。综合言之,东晋时期,《般若》理趣,同符《老》、《庄》。而名僧风格,酷肖清流,故佛教玄风,大振于华夏。从这一点看,佛教对于《世说新语》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关键词】:《世说新语》 佛教 刘义庆 东晋士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23
  • 第一章 宋初崇佛之风对《世说新语》的影响23-40
  • 第一节 宋初诸帝与佛法23-27
  • 一、武帝近佛事迹23-25
  • 二、文帝近佛事迹25-27
  • 第二节 刘义庆生平及其近佛事迹27-33
  • 一、刘义庆生平27-30
  • 二、刘义庆的近佛事迹30-33
  • 第三节 崇佛之风对《世说新语》的影响33-40
  • 一、《世说新语》涉佛条目概述33-35
  • 二、《世说新语》与《高僧传》比较35-40
  • 第二章 从《世说新语》看佛教的社会基础40-67
  • 第一节 东晋诸帝与佛法41-50
  • 一、东晋前期诸帝与佛法41-43
  • 二、东晋后期诸帝与佛法43-47
  • 三、居士论沙门不敬王47-50
  • 第二节 僧人的来源出身50-56
  • 一、僧人的来源50-52
  • 二、僧人的出身52-56
  • 第三节 僧人的经济状况56-59
  • 一、”门阀庄园”式的寺院经济56-57
  • 二、“颇致费损”的居士奉养57-59
  • 第四节 僧人居所及其功用59-67
  • 一、建康佛寺60-63
  • 二、会稽佛寺63
  • 三、豫章佛寺63-64
  • 四、庐山僧团64-65
  • 五、其它寺庙65-67
  • 第三章 从《世说新语》看东晋士族与佛教(上)67-97
  • 第一节 琅琊王氏70-81
  • 一、王导71-74
  • 二、王洽父子74-77
  • 三、王羲之父子77-80
  • 四、王胡之80-81
  • 第二节 陈郡谢氏81-89
  • 一、谢安82-85
  • 二、谢万85-86
  • 三、谢玄、谢朗、谢道韫86-89
  • 第三节 太原王氏89-97
  • 一、王述及其子王坦之、王yN之89-92
  • 二、王o奂捌渥油跣蕖⑵渌锿豕

    本文编号:440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40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