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信仰到世俗

发布时间:2017-06-14 06:04

  本文关键词:从信仰到世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督教新教势力进入中国以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向山东渗透。美国南浸信会、美国北长老会、英国浸礼会等外国差会相继进入山东。其中美国北长老会是近代来山东的最大的新教差会,在北长老会中有许多著名的传教士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他们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以及与今天的联系。所以,目前的学术界对基督教的研究已经由过去的整体研究转向对传教士的个案研究。本文就以北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为个案,以历史学的理论为主,借鉴现代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他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利用国内外的中外文资料,,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展的观点和辨正的思维对倪维思加以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倪维思在华的一切活动,对他的一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倪维思 信仰 世俗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979.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学术回顾7-10
  • 1.2 选题原因、目的和意义10-11
  • 1.3 本文使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1-12
  • 1.4 本文的结构12
  • 1.5 本文写作过程中运用的方法12-14
  • 第2章 倪维思的传教活动14-20
  • 2.1 倪维思的生平与在华行迹14-17
  • 2.2 倪维思的布道方式17-20
  • 第3章 对倪维思型的传教模式的探讨20-38
  • 3.1 倪维思型的传教模式产生的背景20-23
  • 3.2 倪维思型的传教模式的内容与特点23-28
  • 3.3 倪维思传教模式的影响28-33
  • 3.4 对倪维思传教模式的论争33-38
  • 第4章 倪维思的世俗活动38-48
  • 4.1 借教育之舟载福音之道38-42
  • 4.2 救灾以救灵42-44
  • 4.3 农业——乡村传教的钥匙44-48
  • 第5章 倪维思的中国观48-59
  • 5.1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49-52
  • 5.2 对中国人形象的分析52-55
  • 5.3 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政治的态度55-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9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9-70
  • 致谢70-71
  • 个人简历71-72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忠;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2 周辉湘;论《万国公报》对维新变法的舆论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张广智;论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的现代命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胡卫青;中西人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孟子性善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事纪要(1840—1949)[J];古今农业;1995年03期

6 庄维民;近代山东林业技术的改良[J];古今农业;1996年02期

7 陈冬生;近代山东经济作物的引种与发展[J];古今农业;1999年02期

8 杨代春;《万国公报》研究综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张书丰;山东教会学校教育九十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郝先中;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放足运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从信仰到世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48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