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经世佛学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9:05
本文关键词:魏源经世佛学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魏源(1794—1857),字默深。一代经学大师,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闻名于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改革家、今文学大师。著有《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书古微》、《诗古微》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魏源的研究、探索不断深入,己获得诸多进展。关于魏源的历史定位、《海国图志》、魏源的哲学思想以及魏源与相关人物的比较研究四个方面是研究的重点。其中,学术界一直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魏源的思想研究。对于魏源的思想研究多集中在其社会改革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等方面,但在涉及魏源的法律思想、史学思想、文学思想、佛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则有待加强,尤其是在魏源经世佛学思想方面,可以说涉猎的不多。早年魏源并不笃信佛教,在魏源青少年时期,他对佛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其学习的重点还是在于王道经世的学问。等到了晚年时期,由于仕途的失意、对现状的不满及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等诸多原因,魏源转而成为一名专修净土的佛门弟子,受菩萨戒、号“承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世佛学思想,对近代佛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魏源晚年学佛的举动,学界看法不一,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魏源是消极入佛,是其对现实悲观失望的产物;也有人认为魏源是积极入佛,并对佛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基于此,本文拟从魏源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考察其经世佛学思想,从主、客观两大方面,从魏源的内向性格、人生理想、坎坷经历、所学知识结构、家庭环境、晚清学佛风气、儒佛互融互补的学术趋势、人生经历等多个角度分析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再论述魏源经世佛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最后对魏源经世佛学思想的特征进行总结,以斧正于方家及其同仁。
【关键词】:魏源 经世佛学 晚清士大夫 儒佛互融互补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4;K25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导论5-9
- 一、本课题的契入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5-6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6-7
-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7-9
- 第一章 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原因9-22
- 第一节 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9-11
- 第二节 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原因11-22
- 一、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主观原因11-16
- 二、魏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16-22
- 第二章 魏源经世佛学思想的演变历程22-30
- 第一节 在科举考试中涉猎佛学22-25
- 一、青少年时期热心于科举考试(21岁之前)22-24
- 二、科举考试与研究佛学理论相兼顾(21一32岁)24-25
- 第二节 在官宦生涯中逐渐萌生佛教信仰25-28
- 一、受龚自珍、钱东圃等影响而开始偏重佛学(32—35岁)25-27
- 二、佛学研究日益精进(36—58岁)27-28
- 第三节 晚年寻求终极关怀中皈依佛门、笃信净土(59—64岁)28-30
- 第三章 魏源经世佛学思想的创新与实践30-43
- 第一节 编辑《净土四经》,完善净土宗修行理论30-33
- 第二节 提倡“宗、教、净合一”的佛学见解33-38
- 第三节 创作诗作贯彻人间净土的理念38-43
- 结语:开启了中国近现代人间佛教的先河43-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清;魏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J];船山学刊;2002年01期
2 陈扬桂;;魏源和佛的那些“因缘”[J];档案时空;2013年03期
3 袁洪亮;近20年魏源思想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耀伦;魏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罗斌;王芳;;论魏源入佛的原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孙功达;试论魏源哲学思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郭青林;;龚自珍“心力”说和王国维“天才”观辨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詹志和;;论魏源山水诗的“变幻美”[J];学术界;2006年04期
9 刘伟顺;试论魏源入佛的必然性[J];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伟顺;魏源的佛学成就[J];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魏源经世佛学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5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