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初道教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2:06
本文关键词:张宇初道教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道教与儒学和佛教并列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在不断创新思想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道教保持了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不断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信仰体系。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原,是以“道”为最高信仰和追求的一种理论学说,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尊道贵德、仙道贵生、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天人合一、返朴归真、天道承负、性命双修。此外,道教还致力于寻求有关修炼成仙的途径和方法。 在道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道教人物。明代正一道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1359年-1410年)就是其中最有才华的代表人物。作为正一道乃至全国道教领袖,张宇初的道教思想承前启后,不仅在正一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道教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堪称是道门中的一代宗师。 本文以张宇初的道教思想“以虚释道,以太极阐道,以理气心性论道,以易解道”为研究重点,介绍了张宇初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平,分析了张宇初的“道”论及其修炼方法,从“兼收并蓄,三教一家”、“穷究老庄,博采众长”和“清正教门,重振道风”三个角度总结出了张宇初的道教思想特色,最后明确了张宇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张宇初对道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火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一是推动了道教自身的发展完善,具体体现在《道门十规》一书中。二是吸收融合了道教内部各派思想,张宇初胸怀宽广,不断吸收道教内部各派的思想理论,以丰富本派道教的发展,尤为重视对全真教的推崇。三是张宇初顺应明朝初年的时代思潮,提倡三教合一。 明初时期,明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意识形态上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思想,在宗教方面则呈现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在当时的背景下,张宇初顺应社会形势变化,其思想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特征,并针对当时道教所面临的危机,整顿内部、创新理论,使道教再一次获得了生机。 张宇初尤其注重老庄道家的思想,认为自己是承传并发扬了老庄道家的思想,与老庄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张宇初还充分吸收儒学、佛教两家的思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修炼方法上,张宇初强调“诚”、“戒”、“严”和“玄”。同道教传统相比,张宇初的修炼方法虽然没有形式上的重大变化、本质上的根本飞跃,却结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解决了明初道教存在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其具体做法就是:融儒入道,慈善利人;性命双修,内炼为本;规范戒律,重振道风;道术修炼,博采众家;规范流程,明确宗旨;坐圜守静,以道为本。 张宇初在融会百家精髓的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对道家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注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道教教义”。此外,为清净道风、整肃戒规,张宇初还在正一道的“制度仪轨思想方面作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制度性建设”。正是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制度和政策,张宇初不仅对明初道教进行了革新和整顿,而且还发展和丰富了道教教义,成为当时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者和总结者。 张宇初对道教思想的调整及道教风气的规范通过《道门十规》得到准确体现。张宇初潜心于文章,一生著作颇丰,《道门十规》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这是一部关于加强宫观管理和道风建设的重要著作,是明初道教规制之一,是整顿道教的纲领性文献。《道门十规》提纲挈领,对道教的宗派源流、道门经{摗⑿蕹址椒ā⒄ㄐ谐帧⒌婪ù鳌⒀≡窳煨洹⒃扑玫馈⒘⒐鄱热恕⒉莆锕芾怼⒐坌掭莸确矫孀髁艘幌盗械穆凼龊凸娑
本文编号:451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5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