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理念、意义与方法——“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四

发布时间:2017-06-22 09:04

  本文关键词: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理念、意义与方法——“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这一课题应以"继往开来"为核心的理念,在创新中继承和总结前人的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因明研究的整体水平,并在国际学界的广大论域中,彰显汉传因明的重要价值和百年中优秀成果的学术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因明"的新形象。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意义在于打通百年研究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中国因明在新一个百年中的创造新转化。本课题研究应以义理与文献的双向互动为核心的方法论原则。以此为根据,便展开为义理对勘、文本译研、逻辑刻画、比较逻辑、哲学诠释和历史研究这六种基本研究法。采取义理和文献双轨并进的研究路线,有助于克服此前研究中片面强调其中一点的缺陷。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因明 学术史 逻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陈那早期著作的佛教因明-量论探源”(13CZJ012)阶段性成果 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佛教因明-量论探源:陈那前因明时期著作和思想发展研究”(2012EZX001)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最近30年来我国因明研究中三家观点①的争鸣,为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进入全面自觉的反思阶段,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我们已经论证了玄奘及其所传的汉传因明的重大价值,在于忠实地保存了陈那的新因明学说而未受到后起的法称因明的影响,②在此基础上再来从事“百年中国因明”研究,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郑伟宏;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郑伟宏;;因明百年 谁与评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春春;;王船山诗学概念“现量”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郑伟宏;;汉、藏因明比较研究刍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郑伟宏;;唐代因明研究的最高成就——窥基《因明大疏》评介[J];法音;2009年11期

4 郑伟宏;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汤铭钧;;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J];逻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J];逻辑研究专辑;2003年00期

7 刘震;;被普及化的玄奘与被边缘化的因明——兼评郑伟宏《〈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J];史林;2011年03期

8 向天华;;王夫之的现量说与审美感兴[J];社科纵横;2011年09期

9 姚南强;;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林鸿伟;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实质之辨析[J];现代哲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忠义;;论逻辑的缘起[A];2007年全国哲学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晓翔;;试论新因明的宗过[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邦凡;唐歆;宋茜;;简论近代以来的我国因明教学[A];第一次南开逻辑学专业学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汤铭钧;陈那、法称因明的推理理论[D];复旦大学;2010年

3 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张爱林;自相与现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魏春春;船山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从因、喻二支的变化看古因明向新因明的嬗变[D];燕山大学;2010年

2 石文甲;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法称的《正理滴论》[D];燕山大学;2010年

3 苏友涛;从《正理门论》看陈那的因明体系[D];燕山大学;2010年

4 钢特木尔;《十善福白史册》的逻辑思维与佛教哲学思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希;现量论音乐审美问题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6 程娜;论维提布萨那的陈那因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敏;古代汉传因明史述略论[D];燕山大学;2009年

8 姜铁稳;佛教量论因明学解脱道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9 张俊祥;佛教量论因明学现量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孙婷;佛教量论因明的发展历史[D];贵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周文英;;印度逻辑史略(二)[J];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义;;虞愚和他的《因明学》[J];哲学动态;2009年12期

2 袁野;研究因明的学者及其学识的概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万果;;藏传因明学名著翻译的学术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3期

4 郑伟宏;;因明百年 谁与评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5 达宝次仁;桑浦尼乌托寺兴衰及其对藏族文化的贡献[J];西藏研究;2005年01期

6 董华;张晓翔;;《方便心论》的译入及其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吕o

本文编号:471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1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