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关前满族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因素
本文关键词:清入关前满族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入关前,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佛教采取了尊崇的政策,佛教在满洲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文化也逐步融入到满族文化之中,并对满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成为维系和凝聚汉、满、蒙、藏等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纽带,客观上增强了各族人民对清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也证明了清入关前宗教政策的成功。
【作者单位】: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满洲文化 佛教 喇嘛教
【基金】:辽宁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重点二档课题“清代满洲(族)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因素”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249;B949
【正文快照】: 近三十年来,有关满族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满族史、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从已发表的成果看,其研究多集中在满族文化的内涵及满族文化所受汉文化、蒙古文化的影响等方面。例如,李治亭先生的《满族与中华文化》[1]、《清代满(洲)族的崛起与中国社会的变迁》[2]和徐凯先生的《满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治亭;;清代满(洲)族的崛起与中国社会的变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徐凯;;满洲“汉文化”化与接续中华文明之统绪[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新;梲棬──女真系铜带饰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7年01期
2 王景译;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3 王孝华;;金代女真人与酒[J];北方文物;2007年03期
4 李德政;;略论中国传统法制结构与清朝的新疆治理[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王晓坤;萨满火神与华夏崇火——中国文化的区域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戴士权;周晓峰;;试析萨满文化中的满族歌舞[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7 王海霞;;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梁莹;;盛京三陵的文化价值[J];沧桑;2010年04期
9 逄增玉;伪满洲国时期东北萨满教状况述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10 范立君;;“闯关东”与民间社会风俗的嬗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春;扎萨克图郡王旗满族屯满族婚姻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复旦大学;2005年
7 黄华均;草原法的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李长虹;“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白音吉力根;论萨满造型艺术中的表达方式与内涵[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呼格吉乐玛;“通古斯”鄂温克萨满仪式及其象征意义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佟红梅;科右前旗蒙古族与满族婚俗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纲;图腾崇拜对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楚高娃;蒙古语诵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陈建明;具茨山地区史前凹穴岩画的文化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天怡;满族关姓家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周胜男;坚守传统,,拒斥现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飞;牡丹江地区赵氏满族萨满祭祖仪式音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邦华;;陈垣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清反帝活动与思想[J];历史档案;2006年04期
2 何芳川;汉文化的必然抉择——再论世界历史上的大清帝国[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儿;中国文化绝非与自然和谐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05期
2 张竞;论市场经济中的文化创新[J];学术交流;2001年01期
3 于力;浅谈大众文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勤;从悟性文化向契约文化的转变——实现民族性格的现代成熟[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刘明景;谈谈“文化”的概念和特点[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健,王明红;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庸俗化"及"媚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静蓉;文化创新及其实现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8 万智炯;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哲学成因[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潘承玉;越文化研究纲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姜奇平;冷文化与热文化的区别[J];互联网周刊;2003年3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李翠玉;文洪朝;;市场经济视角下的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岚;;浅论领导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发展、特点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张鑫;;黑龙江精神文化初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陈易洲;邹聪顺;;漳州文化特征浅析——兼谈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吴忠;;论深圳文化的特色与定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杨宜勇;董进修;;澳门文化产业前景与定位分析[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利俊;;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2 刘满衡;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朱震晓;文化兴市战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4 范丽霞;在全市纪念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上的讲话[N];长治日报;2007年
5 张敬华;制订文化发展战略 推动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孟宪政;走湘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N];团结报;2006年
7 简雄;激发苏州文化发展活力[N];苏州日报;2007年
8 张先亮 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闽都文化》写的序言 黄瑞霖;弘扬闽都文化 焕发首邑风采[N];福建日报;2009年
10 姜海如;谈气象文化建设的五个特征[N];中国气象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D];南开大学;1997年
4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6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兰;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D];广西大学;2002年
2 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袁明亮;论文化与司法职业的融合与提升[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佳;中英花卉词语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5 邓丽慧;文化视境下的明星图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缪小亮;新时期中国廉政文化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志坚;酒熟语及其文化精神[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颜廷武;品牌文化的生成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清入关前满族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8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