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心大陀罗尼经》在汉字文化圈的传布
本文关键词:《佛顶心大陀罗尼经》在汉字文化圈的传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以《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为例,借鉴"传播学派"、"历史地理学派"等理论与方法,考察其在汉字文化圈的传布与相关问题。盖以此经虽属伪经,然宋以后传本不少,西夏、辽、金乃至朝鲜、日本、越南均保存有许多版本,甚至还有回鹘文本的保存。经考察,我们发现其流行阶段与传播路线呈现:唐宋时期,以西北为主,从唐代敦煌写本,西夏、辽的刻本,金的石刻经幢,到南宋的雕版印刷为一阶段;明代大量刻本印行普及,并透过传输,进入东北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越南,为东亚汉字文化圈接受而有翻刻、谚解,此为另一阶段。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台湾南华大学敦煌研究中心;
【关键词】: 《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 敦煌写本 传播学派 观音信仰 灵验故事
【分类号】:B949
【正文快照】: 一、前言敦煌文献百分之九十为佛教文献,内容庞杂,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正藏别藏天台教典毗尼藏禅藏宣教通俗文书敦煌寺院文书疑伪经等八大类1。尽管不同类别有着不同的价值,然总体而言,不外乎呈现在文物、文献、文字三方面。从学术的视野论,敦煌写卷的文献价值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翎;马德;;敦煌印本《救产难陀罗尼》及相关问题研究[J];敦煌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名略》[J];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2 聂鸿音;;《西夏佛经序跋译注》导言[J];西夏学;2013年02期
3 刘广瑞;;日本藏西夏汉文文书初探——张大千旧藏西夏汉文文书研究之一[J];西夏学;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阳;西夏赋役文书整理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2 马玲玲;西夏契约档案整理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3 宗雪梅;金德瑛《观剧绝句》及其唱和题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4 黄田;晚清江西学政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尹洁;叶昌炽年谱[D];河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苇湘;再论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J];敦煌研究;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吉星;;论一九六六年韩国发现的印本陀罗尼经的刊行年代和地点[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2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陀罗尼密典——中唐敦煌密教文献研究之一[J];敦煌研究;2012年06期
3 潘吉星;论韩国发现的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J];科学通报;1997年10期
4 潘吉星;1974年西安发现的唐初梵文陀罗尼印本研究[J];广东印刷;2000年06期
5 李致忠;;《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译刻考[J];文献;1997年02期
6 邱瑞中;再论韩国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武周朝刻本[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3期
7 孙伯君;;《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中的梵文陀罗尼复原及其西夏字标音[J];西夏学;2008年00期
8 杨军凯;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J];文博;2000年03期
9 ;蒙文《甘珠尔》经总目录[J];蒙古学信息;1993年01期
10 邱瑞中;韩国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武周朝刻本补证[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保胜;;敦煌梵文沙符新考(提要)[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孙伯君;;《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中的梵文陀罗尼复原及其西夏字标音[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3 孙伯君;;黑水城出土《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译释[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祥;唐刻《陀罗尼经》[N];解放日报;2000年
2 李森 徐清华;明《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探析[N];中国文物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佛顶心大陀罗尼经》在汉字文化圈的传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0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