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本际”考论

发布时间:2017-06-30 22:00

  本文关键词:“本际”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际"词源为古代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代的外道思想流派解释世界本源的哲学范畴。"本际"虽在汉译佛典中也间有使用,但在大乘经典中,才被赋予形上学的内涵,逐渐突出其"本体"色彩。"本际"又曾经是道教与中国佛教哲学的范畴之一。道教学者借"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诠释"道"与"自然"在重玄学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本际"范畴的定义,经历了由相似本体论向道性论和心性论的逻辑发展,这也是李荣的"本际义"与《本际经》及《宝藏论》的哲学诠释路径。《宗镜录》的"本际义"是佛教如来藏思想与道教重玄学"本际"理论相互借鉴、吸收的成果,代表了中国佛教宋代以后的思想发展趋向。
【作者单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关键词】本际 佛道关系 佛教“中国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5)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一、汉译佛典中的“本际”“本际”词源为佛教称之“外道”思想流派的哲学范畴,“本际外道”是古代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代的诸种外道之一。安荼论师以“本际”说,解释现象世界的“第一因”。“外道本生安荼论师说: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唯有大水。时大安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永明;;疑情的情而上学分析[J];法音;2009年07期

2 ;[J];;年期


  本文关键词:“本际”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03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