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诠释中的社群维度——以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为思考案例
本文关键词:文本诠释中的社群维度——以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为思考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大卫·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企划为案例,首先探讨经典诠释和社群维度在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他如何在伽达默尔和利科的诠释学之间、在传统承传和理性分析之间取得平衡。接着,本文检视特雷西如何将其企划推展至跨宗教对话的领域,让这位西方神学家在面向现代多元文化的情况下,既能欣赏其他传统的长处,亦不埋没自身,并能通过重塑自身来适应时代需要。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大卫·特雷西 神学 经典诠释 社群意义 跨宗教对话
【分类号】:B978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大卫·特雷西(David Tracy,1939-)乃美国芝加哥大学神学院荣休教授,他身为一位天主教神父,学术著作和成就出众,1982年已获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1985和1987年两度获选芝加哥大学“大学优秀讲席”,1987年被大学邀请加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特清;;替代模式及其论争——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重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郝一江;;时间图形的双重本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3 姚满林;;从心理分析到诠释学——论利科对诠释学的贡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黄旺;;图型、模型、象征——论康德哲学中想象力的三重形态[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胥志强;;作为象征的神话:保罗·利科的神话解释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4期
6 陈火青;;回归与划界:谈庄子美学的诠释方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纪梅;;修辞的诱惑与思想的激情——试谈耿占春的写作[J];创作与评论;2014年10期
8 谢伟锋;;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张中;;直觉、艺术与审美主义——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自由”之“思”[J];美育学刊;2015年03期
10 刘桂海;;“体育是什么”:一个概念史的考察[J];体育与科学;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笑红;试论教会法的演变及其对世俗法律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丁蔓;生存论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火青;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D];西南大学;2012年
4 田薇;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D];山东大学;2014年
5 马颂歌;工作情境中医生团队的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斐;中国传统互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玉军;社会想像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百慧;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学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达文;;个人·社群·自然——为回归古典儒学提供一个说法[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 胡乐乐;浅析幼儿的社群性[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肖力伟;SNS:打造人际关系网络商务平台[N];农民日报;2007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李向平;从私人信仰到公民信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和萍;从传播仪式观探讨休闲社群中个体的自我认同[D];暨南大学;2012年
2 王夏妮;迷文化视阈下的自我认同与性/别意识:后荣迷在网络社群中的追忆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文本诠释中的社群维度——以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为思考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0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