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宗族的“双赢”
本文关键词:风水与宗族的“双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用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探讨“客三角”区域向赣中地区延伸的过渡地带——流坑村风水信仰与宗族之间的互动关系。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及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流坑现有的风水传说及风水景观,探寻风水文化在流坑的生存状态,包括其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系统,,并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对风水及宗族的关系问题进行审视。风水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文化,它成功地在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及生存空间,兼顾了理论合理性及实际利益。其中宗族精英分子的介入,包括风水实践及族谱中的风水书写,提高了风水信仰的公信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宗族主动地将风水纳入宗族权力建构体系当中,此时主动和被动角色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双赢 风水 宗族 流坑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1;B99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1章 绪论7-16
- 1.1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目标7
- 1.2 学术史回顾7-14
-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14-15
- 1.4 研究框架15-16
- 第2章 流坑董氏宗族16-25
- 2.1 这方山水16-17
- 2.2 开基立业17-19
- 2.3 宗族发展19-23
- 2.3.1 宗祠19-21
- 2.3.2 族谱21-22
- 2.3.3 族产22-23
- 2.4 科举盛况23-25
- 第3章 流坑村落风水概况25-37
- 3.1 风水传说25-28
- 3.2 风水景观28-33
- 3.2.1 阳宅28-29
- 3.2.2 阴宅29-32
- 3.2.3 风水林32-33
- 3.3 何杨神原型猜想33-37
- 第4章 风水与宗族的彼此观照37-54
- 4.1 风水文化的内部生态38-40
- 4.1.1 阴阴五行和天人合一思想38-39
- 4.1.2 祖先崇拜思想39-40
- 4.1.3 求吉文化与山水情结40
- 4.2 风水之为“棋子”40-45
- 4.2.1 心理安慰40-41
- 4.2.2 作为象征资本41-42
- 4.2.3 凝聚族众42-43
- 4.2.4 外衣下的土地实利43-45
- 4.3 宗族之为“无形中的推手”45-54
- 4.3.1 流坑董氏与王门心学47-49
- 4.3.2 族谱中的风水叙述49-54
- 第5章 当代流坑风水与宗族54-64
- 5.1 当代流坑风水信仰现状调查54-57
- 5.2 流坑董氏六修族谱57-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70
- 后记70-71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71-72
- 附录72-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张艳;王庆锋;谷小勇;;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功能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廖以厚;遵道统而宜事变 淑家族而聚人心──流坑董氏大宗祠祠规剖析[J];抚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4 韩锋,徐季丹;古村流坑的风水格局与环境意象[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董莉;;浅析流坑村春俗资源的开发——以“出神”、“游神”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罗勇;;三僚与风水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罗勇;;风水信仰:一个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象[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温春香;朱忠飞;;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周建新;;客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林忠礼,罗勇;客家与风水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蓓;宋代风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温春香;风水与村落宗族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丽;转型时期农村宗族势力复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钰;当代宗族修谱现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风水与宗族的“双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0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