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巴别塔”寓言的“汉语言”阐释

发布时间:2017-07-03 13:08

  本文关键词:“巴别塔”寓言的“汉语言”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巴别塔”寓言 “汉语言” “语言之砖” “交流” 阐释


【摘要】:"巴别塔"是一个寓意无限丰富的哲学"寓言"。从特殊的"汉语言"的角度把"巴别塔"理解为一个哲学"寓言",而非仅仅是一个宗教的神话传说;用哲学解释学的方法将其还原为一个由"语言之砖"即词语、概念、范畴和"石漆"(方法)即逻辑、语法构造而成的"理论体系",而非是一个实在性、实用性的"建筑",其意义不可估量。"巴别塔"的存废,取决于"语言之砖"的"质量";而"语言之砖"的"质量",却是由"交流"("烧")决定的。这一独辟蹊径的全新阐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宗教神学和历史考古学实在化的僵化阐释中走出来,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从以往西方哲学的主观性抽象阐释中走出来,从而使我们一窥"巴别塔"的堂奥,彻底终结宗教神学与哲学互不兼容的历史恩怨。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巴别塔”寓言 “汉语言” “语言之砖” “交流” 阐释
【分类号】:B91;H0-05
【正文快照】: 源自《圣经》的“巴别塔”是一个寓意无限丰富的哲学“寓言”。几千年来,它一直在锻造并考验着人类的智慧、理解力和想象力。从特殊的“汉语言”的角度把“巴别塔”理解为一个哲学“寓言”,而非仅仅是一个宗教的神话传说;用哲学解释学的方法将其还原为一个由“语言之砖”即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鲁子;试论交往方式变迁与思维方式转型[J];哲学动态;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瑞杰;闫敬;;近年来实践思维方式研究述要[J];理论探讨;2007年01期

2 李南;潘玉进;;网络化时代交往方式的变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11期

3 赖赛珍;论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的合理性[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叶毅;;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0期

5 颜佳华;行政哲学视野中的政府决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融;;论国际法的人性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强;WTO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群;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构成及其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J];读书;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巴别塔”寓言的“汉语言”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巴别塔”寓言 “汉语言” “语言之砖” “交流” 阐释




本文编号:513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13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