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天后信仰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9:27
本文关键词:四川的天后信仰史研究
【摘要】: 中华文化是一个由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悠久文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闽粤移民也随之迁往四川,将闽粤文化中悠久的天后信仰传入巴蜀大地,其表现形式为众多天后宫(福建会馆)、福建戏剧、天后传说、闽粤方言等等,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思想,也为巴蜀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对此,前人已利用方志、家谱等史料在会馆建筑、移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扬自司马迁以来的历史学家实地调查的传统,并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知识,进一步挖掘天后信仰的传播路线、主体,及祭祀仪式、祭品、祭文、戏剧等反映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史料,再结合田野调查,更充分地认识被研究对象的经历、信仰和感情,“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梁启超语) 具体研究由以下六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概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简介研究思路和方法。学术史回顾主要关注移民史和会馆史中涉及天后信仰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对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来源、时间、路线、原因和主体做了史料搜集和研究,对天上宫数量做了统计,以理清四川天后信仰的来龙去脉及其传播范围。 第三章论述了天后信仰的属性以及其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得出天后在清代是“官民一致”信仰的神,不属于现在所说的“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到民国时,由于政府施行“废除淫祠”运动,天后信仰才逐渐专属于民间。最后,讨论了天后信仰不能禁绝的原因,乃在于“上风下俗”的上层“风”没有了,民间下层的“俗”也因为有的消失、有的保留至今。 第四章对天后宫(福建会馆)的不同名称做了统计,对天后宫的戏剧文化做了简介。本章重点是将清代京师、福建和四川三地对天后的祭祀仪式、祭品和祭文做了比较,从仪式、象征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天后信仰在旧文化范畴与新社会秩序、旧社会结构与新文化观念之间的整合作用。 第五章的田野调查报告,主要是对江津区真武场和宜宾市李庄镇的现存天上宫进行田野调查的结果。其中,真武场的“林姑姑”传说以及李庄天上宫的女性崇拜意识值得注意。另外,还对遂宁市、铜梁县、自贡市现存的3个天后宫做了简单介绍和研究。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从宏观上对天后信仰传播到四川的历史进行了理论和史料两方面的总结概括。四川的天后信仰与其他信仰一道在形成风俗习惯、传承宗教信仰、构建民族精神、塑造国民心理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她在四川的兴衰史,既照亮过去也启迪未来!
【关键词】:天后宫 民间信仰 移民 淫祀 福建会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导论10-15
- 第一节 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学术史回顾11-15
- 第二章 传入的来源、时间、路线、原因和主体15-37
- 第一节 传入的来源、时间15-17
- 第二节 天后宫的数量、天后信仰传入路线及原因17-25
- 第三节 天后信仰在四川传播的主体25-35
- 第四节 本章小结35-37
- 第三章 天后信仰之属性及存废之争37-50
- 第一节 天后信仰吸纳儒释道三家37-43
- 第二节 关于私祀与淫祀43-49
- 第三节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天后宫的名称、祭祀和戏剧文化50-58
- 第一节 天后宫在四川的不同名称50-51
- 第二节 对天后的祭祀51-54
- 第三节 天后信仰与戏剧文化54-57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现存天后宫的田野调查报告及研究58-85
- 第一节 江津真武场的天上宫及其信仰58-72
- 第二节 宜宾李庄镇天上宫及天后信仰72-77
- 第三节 巴蜀现存其他天后宫及其信仰77-82
- 第四节 本章两点余论82-85
- 第六章 结论85-87
- 参考文献87-95
- 致谢95-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6-9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芳;祀殿·会所·纪念地:清代以来江西宁州万寿宫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吴丽丽;上海地区妈祖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蕊;从“宫庙”和“皇会”看天津妈祖信仰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1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3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