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宗教传播中的调适、误读、异化现象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18 11:11

  本文关键词:宗教传播中的调适、误读、异化现象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宗教传播 异化现象 外来宗教 传播过程 汤用彤先生 传播对象 外来思想 以儒诠经 儒家思想 长生不死


【摘要】: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呈现出了调适、误读、异化现象。宗教传播中的这些现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分析这些文化现象,思考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对当代中国文化传播有较大的借鉴意义。调适现象学者汤用彤先生认为外来思想输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因为看见表面的相同而调和","因为看见不同而冲突","因再发现真实的相合而调和"。~①这说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
【作者单位】: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宗教传播;异化现象;外来宗教;传播过程;汤用彤先生;传播对象;外来思想;以儒诠经;儒家思想;长生不死;
【基金】: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辽宁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编号:L14DZW012)研究成果
【分类号】:B91;G206
【正文快照】: ^^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调适虽然可以使文化传播减少阻力而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但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呈现出了调适、误读、异化现象。宗教传播中的这些现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分析这些文化现象,思考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对当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华;;论宗教传播的“权”与“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唐晓峰;;从宗教传播诸要素看东正教在中国的传播[J];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6期

3 石福祁;社会变迁中的功利性与宗教传播──对甘肃某村15名佛教徒的调查[J];发展;1999年10期

4 梁颐;;论神秘因素在宗教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世界;2014年03期

5 杜磊;;宗教传播的谜米学解释[J];科学与无神论;2011年01期

6 陈村富;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1期

7 晓炜;丝绸之路与宗教传播[J];佛教文化;2003年01期

8 张伟;;论当代茶馆文化的隐功能与宗教传播[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年Z1期

9 孟姣;;中国封建王朝宗教传播特性浅析[J];群文天地;2012年05期

10 袁爱中;;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西藏宗教传播功能的双重性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鹏;宗教传播与城市化进程的交织[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木木;宗教传播与中国人的造神传统[N];证券时报;2013年

3 王志新 程凯;“走出去请进来”的文化差异[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4 郭庆婧;无线通信助力欧洲宗教传播[N];人民邮电;2005年

5 牟钟鉴;一篇面向当代人类的中华文明宣言[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张志鹏;宗教传播与地球观的扩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晓妍;跨国民族的劳务输出与宗教传播[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赵延东;当前快速传播的农村宗教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蓝华平;传播学视域中的宗教——中国唐朝三个宗教传播的类型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敏;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宗教传播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王晓;宗教传播活动对广州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魏小飞;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区域宗教传播[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7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57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