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灵位业图》的神仙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4:21
本文关键词:《真灵位业图》的神仙信仰研究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能给人以精神慰籍和寄托外,尤其重视现世生命存在、渴望长生成仙。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标和最后归宿。因此道教历来十分重视神仙的造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将神仙体系分为六个等级,道教初期五斗米道推崇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崇拜天、地、水三官。两晋南北朝时,除了继续崇奉太上老君之外,还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为至上神。随着道教经典和各个道派的相继出现,道教神仙信仰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当时的道经中出现了名目众多的天尊、天帝、元君、真君等等,但皆无统序。南梁陶弘景撰写的《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多而杂乱的神仙进行了人为的整理和编排,是中国道教史上最早、最系统的神仙谱系。它将七百多位神仙按照七个阶层和左位、右位、散仙位、女仙位的布局以图谱的形式一一列出。该谱系的神仙主要由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构成。先天真圣主要是人们崇拜和信仰的诸多虚无玄妙、体性自然的形象,他们是自然的人格化和神格化,具有超自然的法力,如元始天尊、星君、五岳尊神、河海之神等。而后天仙真在道教神话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大都由凡而仙,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道证真而成仙,具有超人的神通,是人积学修炼的结果。这些神仙既有远古传说中的仙人,如黄帝、赤松子、广成子、西王母等;也有历代著名高道,如葛洪、张道陵等;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江湖异人;以及中国古代的伟人、圣贤、英雄等。这些先天神及众多仙真,共同组成了一个体系繁芜严密的道教神系。 这个排列等级如现实社会森严等级制度的神仙谱系始终围绕着最高信仰“道”,与传统神学、教派迭起、历史变迁相适应,充分表现了道教教义博大精深,有着它极大的包容性。道教的“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终极目标尽管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但其生死观所包含的乐生主张、自主精神、养生之道和超越情怀则烘托和彰显出一种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升华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独特涵蕴。
【关键词】: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 神仙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1
- 第二章 陶弘景与《真灵位业图》11-19
- 一 陶弘景与道教11-13
- 二 《真灵位业图》中的神仙体系13-19
- (一) 《真灵位业图》神仙体系简述15-17
- (二) 《真灵位业图》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7-19
- 第三章 《真灵位业图》众神来源探究19-34
- 一 中国原始宗教19-22
- (一) 元始天尊19-20
- (二) 丰都大帝20-21
- (三) 北极紫微大帝21
- (四) 太一真君21-22
- 二 中国古代神话22-26
- (一) 黄帝23
- (二) 西王母23-24
- (三) 赤松子24-25
- (四) 鬼谷先生25-26
- 三 早期道教所奉仙真26-30
- (一) 老子26-27
- (二) 张道陵27-28
- (三) 魏华存28-29
- (四) 葛洪29-30
- 四 社会功德之士30-34
- (一) 姜尚30
- (二) 秦始皇30-31
- (三) 魏武帝31-32
- (四) 东方朔32-34
- 第四章 《真灵位业图》的神仙信仰特点34-40
- 一 先天真圣与后天仙真的多神信仰34-37
- 二 各有所司的神仙谱系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当英;;道教神仙信仰的俗世性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谭敏;;道教神话内涵及其表现形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付秋虹;;试论道教生死观之神仙信仰[J];才智;2009年33期
4 李铁华;;简析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的渊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5 刘宗迪;西王母神话的本土渊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尚飞;;六朝道教中金阙帝君与太上老君的融合[J];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7 刘立夫;周亚东;;魏晋神仙道教中的儒道关系论——以《抱朴子·内篇》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陈建宪;论道教对中国神话的继承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卢晓河;;求仙与隐逸——神仙道教文化对山林隐逸之士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曾维加;;汉魏六朝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以志怪小说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566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6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