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家宅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26 20:18

  本文关键词:家宅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乔迁新居 家宅空间 信仰体系 仪式建构


【摘要】: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新居习俗的考察及研究表明,新房经过过渡礼仪转换成新家宅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仪式性的边缘状态。在家宅信仰体系仪式性确立时,新房的边缘性得以消除,新房成为延续生活和生命、为神灵所荫庇和规范的文化空间。乔迁新居仪式是村民界定家宅的文化手段,呈现村落民众的洁净观和家宅空间的文化观,象征性地表现了从不洁与危险的有形空间经过仪式化转变为洁净、有序和日常空间的过程。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乔迁新居 家宅空间 信仰体系 仪式建构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家宅中的神yG信仰与日常祭祀活动发生在极小的空间内,和村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有关家宅信仰,早期的人类学者做了相应的描述和研究。较早对汉族村落进行研究的杨懋春把家庭视为一个“初级礼仪群体”,认为庆典是家庭排外性最明显的标志[1](77)。在这个初级群体里,家庭里的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宁;搞清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8期

2 方文;王淼;;论灾后迷信危机与信仰体系的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3 汪春春;黄秀蓉;;化屋苗寨民间信仰体系四维建构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肖艳;关于我国宗教与迷信问题的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4期

5 苑杰;;满族石姓穆昆记忆中的萨满教信仰体系[J];满语研究;2008年01期

6 张泽洪;;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祖灵崇拜及多元信仰体系[J];宗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7 陈支那;王水龙;周恒彩;;犹太人极富创造力探因[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10期

8 潘盛之;;民族文化是宗教跨族传播的制约因素[J];民族论坛;1992年04期

9 单纯;自然崇拜在中国人信仰体系中的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潘盛之;宗教长期存在的社会原因分析[J];学术论坛;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镛;;论闽台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的特点[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2 王学美;李慧斯;;宗教与中国老年人心理[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胡立业;魏棹;;构建信仰体系是学校德育的根本[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雅凌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法院;死亡与再生:法律与宗教的竞合[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金泽;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吕大吉;宗教的未来(下)[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方立天;发挥宗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陈恒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文明与文化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曜明 高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吕大吉;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黄晴;欧洲面临文化难题[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宓淑贤;多元信仰体系下的五国爷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D];四川大学;2007年

3 张恒越;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闫恒;制约皇权的神学—董仲舒宗教与政治思想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8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78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