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苦难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5:07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苦难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教徒 苦难 宗教人类学 “神义论”追问 信仰与文化的融合 身份认同


【摘要】: 人类自诞生以来,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苦难。可以说,“苦难”是人类的生存处境,而如何“正视苦难、摆脱苦难”成了人们一直追求的愿望和目标。文化领域中的哲学、艺术和宗教等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认识苦难,帮助人类战胜苦难”的伦理责任,尤其能为信徒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灵安慰的宗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我们期望,通过探讨宗教和信徒的苦难观可以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和应对苦难的生存处境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使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基督宗教以“耶稣基督的苦难”为根基,强调人类的苦难因“耶稣的受难和复活”而有了意义,从而对苦难问题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回答。但本文的目的并非单纯从理论上阐述基督宗教的苦难观,而是着重于基督教徒对基督宗教苦难观的具体实践。所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对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个案实地调查的情况,分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基督宗教苦难观的实践过程,着重揭示他们应对苦难时的态度和反应,以及他们的苦难观所呈现出的特色,从而试图形成对他们的双重身份认同,并展现基督宗教信仰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现实的基督教徒身上的融合。 笔者选择山东省烟台市区为调查点,并最终选定两个新教徒和两个天主教徒为调查对象来展开对其苦难观的实践调查。调查主要采取了宗教人类学的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式的田野调查法:通过与被调查者(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的交流,了解被调查者的文化背景和神学背景;通过近距离地观察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体会被调查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苦难处境的应对态度;通过跟踪被调查者的宗教活动,尤其读经、祷告和周日崇拜等,探究教会在协助信仰者正确面对苦难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在调查时笔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自己曾经的苦难经历作深刻的反思。所以,大部分的基督教徒并没有清晰的所谓“苦难观”。鉴于此,笔者在调查中特别注意了被调查者对自己苦难经历的态度和反应。由于基督教徒所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信仰年限和成熟情况的不同,以及个人表达能力的差异,每个人对自己所遭遇到的苦难都有其特殊的认识、态度和反应,而这些认识、态度和反应恰恰能体现出基督教徒的苦难观。 提到基督教徒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和反应,就必然涉及到他们对苦难原因和责任人的追问,也就是对“神义论”的追问。在基督宗教神学思想发展史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神义论”,但是,无论奥古斯丁的“苦难是上帝对人的罪的惩罚”、希克的“苦难是塑造人灵魂的幽谷”,还是格里芬的“苦难是上帝与人共同的冒险”等,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释了苦难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都没有圆满地解决“神义论”的问题。尽管现代的基督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们也在极力地为“恶”的问题辩护、澄清上帝的属性、阐释苦难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正当性……但理论毕竟是理论,它与现实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那么,一个基督教徒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苦难原因的追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所追问的原因会不会像我们所列举的这些“神义论”观点一样?或者,会不会就是这些“神义论”观点在现实中的再现?所以,笔者在这里所关心的问题是:当抽象的、理性的“神义论”与现实结合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 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基督教徒对自身苦难原因和责任人的追问不像笔者原先所预想的那样能够完全诉诸上帝或天主并体现“神义论”的观点,相反,他们对自身苦难的认识极为冷静,对“正义”的诉求也呈现出不同于神学理论的特色。从他们的“追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神义论”中造成“三难悖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冲突的影子,因为这些基督教徒总是把苦难的原因和责任人大多诉诸人事,极少会从神学的角度寻求终极的解释。在这些中国基督教徒的观念里,受苦、苦难是人的罪性造成的,与上帝无关;上帝依然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他们并不会因为自身苦难的存在而怀疑上帝的公义和爱,也不会因此减少对上帝的信赖和忠爱。所以,他们对苦难原因和责任人的追问并不是“神义论”的再现,而实际是对“神义论”的一种继续和延伸。 另外,从这些基督教徒对自身苦难原因的追问中,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对他们来说,上帝或天主好像是完全脱离其内在生命的外部力量,只是辅助他们摆脱痛苦、获得永生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上帝或天主不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至多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有利于生活的外部精神力量。一方面,在他们的观念里已经人为地将“上帝”抽象化为一种无形的主宰力量,而非一个与人有亲密关系的真正人格化的神;另一方面,上帝又是被他们世俗化了的朋友、亲人和“救主”,是他们遭遇苦难时的精神慰藉和心理安慰。但这里的“救主”已经包含了极大的功利性。他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和理解也侧重于伦理与实用的方面,缺乏超越的意味;而且他们也在用人与人的关系来对待人与神的关系。这些显然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现实和现世,缺乏超越精神”分不开的。 从调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宗教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具体的基督教徒身上是可以达到文化上和伦理上的融合的,两者的影响在基督教徒身上并存,不但没有冲突,而且还能互补互益。所以,这些基督教徒的苦难观在很多方面明显地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出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他们对苦难意义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传统文化对苦难所赋予的道德层面上的意义,与信仰的关联较少。即使表面看起来似乎他们也关注与上帝的关系,对苦难意义的认识同样指向一个“未来”的向度。但究其实质,他们所强调的“试炼”、“补赎”的最终目的还是将来能得“永生”、进“天堂”。所以,他们对苦难意义的认识依然局限于现世的实用的目的。 又如:这些基督教徒在现实生活中即使遭遇到苦难也表现出极为强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他们会把这种自然流露出的道德意识看成作为基督教徒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并以此达到对自身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但是,笔者却觉得他们在现实中遵守的这种所谓“基督教伦理规范”其实仍是分裂的,而且其本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俗伦理。另外,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些中国的基督教徒,尤其老年基督教徒,很明显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多采取自我默默承受的方式应对正遭受的苦难;信徒间的相互关爱还是有一些欠缺,所以,教会和团契在信徒应对苦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整个调查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基督教徒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强调自己的基督教徒身份,极力宣扬自己对上帝或天主的虔诚。也许在他们看来,在自己的同胞面前,他们不需要向人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身份认同。他们需要的是别人承认或是赞同他(她)的基督教徒身份。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文化积淀其实已经与基督宗教信仰融合为一体了,他们也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对他们来说,两种身份的认同应该是合一的。他们也许不喜欢别人说有什么传统文化的东西混在信仰里,因为他们极力地在说自己是完全按照《圣经》或教会的教导来做的,他们也在不断地引述《圣经》里的经句来证明自己。那个美国牧师也特别强调说:“全世界的基督徒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只是“自以为”或者他们愿意这样认为——他们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基督徒都是一样的。他们其实是忽略了那个“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东西,那就是“他(她)还是个中国人”这样一种身份认同。意识不到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已经把他们的信仰包容进来了。所以,从表面看,在笔者所调查的基督教徒这里,传统文化与基督宗教信仰基本没有什么冲突,一切都被宽容地融合在一起,几乎看不到他们自我认同时的内心挣扎。当然,看不到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挣扎。
【关键词】:基督教徒 苦难 宗教人类学 “神义论”追问 信仰与文化的融合 身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78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4
  • 前言14-22
  • 第一章 烟台市区基督教徒苦难观的调查概况22-52
  • 一、调查的范围和目的22-23
  • 二、调查和分析的方法23-25
  • 三、被调查者的概况25-52
  • 第二章 基督教徒和“神义论”52-97
  • 一、“苦难”的界定及调查的初步印象52-56
  • 二、基督教徒对“神义论”的追问56-97
  • (一) 基督宗教思想史上的“神义论”57-63
  • (二) 基督教徒对“神义论”的继续追问63-97
  • 第三章 基督教徒苦难观的特点97-123
  • 一、基督教徒对苦难意义的认识97-114
  • (一) 基督宗教关于苦难意义的观点97-110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苦难的“赋义”110-111
  • (三) 基督教徒对苦难意义的认识111-114
  • 二、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上的融合114-123
  • (一) 基督教徒在苦难现实中的道德意识和身份认同114-117
  • (二) 基督教徒间的关系117-123
  • 结语123-128
  • 参考文献128-132
  • 致谢132-13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133-13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灭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2 蒲晓斌;;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现状及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王富来;;苦难是人生的老师[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韩巧花;;浅论史铁生的生命美学观[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成军芳;;农村基督教信仰中的非理性因素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靳悦;;李锐《厚土》的“身体意象”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7 杨青;;苦难与救赎[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8 赵丛娜;;用苦难还原生命的底色——读李彦的《红浮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9 郭芳丽;;打工诗歌局限分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高顺洁;;卡夫卡笔下的“约伯”[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林;;中世纪基督教爱观之探讨[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吕大吉;;关于继承和重构传统的民族宗教文化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3 韩惠俐;;皇村孕育诗歌的幼芽 苦难成就诗人的伟大——俄罗斯女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苦难的诗歌人生[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学迎;;基督教与儒教的禁欲思想比较[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宝贵贞;;蒙古族与基督教——历史与现状[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6 郝彦丰;李红雨;;苦难生存与自我救赎——《平凡的世界》解读[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罗伟虹;;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8 韩剑英;;论以巴冲突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9 张化;;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发起原因研究[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丽明;;福建海洋性格的历史记忆——泉州宗教石刻[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金金;基督教徒调查[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李潇;埃及国家电视台外爆发冲突[N];人民日报;2011年

3 管舒宁;移不走的苦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刘军;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吴一坚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N];发展导报;2002年

6 国家宗教局局长 叶小文;中国基督教徒的回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邱永辉;“皈依”印度教?[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陈萌;苦难中的童趣[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刘晶;安临来与泰山孤贫院[N];中国档案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陈洁;一个西方人的西方观和东方观[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辉;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苦难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何美兰;多元文明的互动与共生:969-1171年的开罗[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鹏;上帝与祖先[D];上海大学;2012年

4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史军;冲突、和解、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8 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9 曹笑笑;中世纪安达卢西亚前期民族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金圣民;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瑶;农村基督教徒信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郭换平;石河子市基督教徒宗教认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黄海瑛;罪与救赎[D];武汉大学;2005年

4 耿鼎华;西方基督教如何走进中国农民的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邱燕娜;美国华人信仰基督教的历程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转先;文化的交流和融合[D];山西大学;2010年

7 李红娟;抵达苦难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5年

8 韩新云;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9 龚祝义;丰饶的苦难[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郑燕丽;在苦难的背后[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4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94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