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8:25

  本文关键词: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教官寺 制度 研究


【摘要】:本文以唐代佛教官寺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制度,唐代历次官寺设立诏令的执行力度,开元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都城与地方诸州之间的差异,官寺的特殊功能,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后世影响,以及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政治合法性构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交代选题缘起、选题的学术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交代论文使用的资料和方法等。 第二章《唐高宗乾封元年佛教官寺制度研究》,主要利用《全唐文》卷238所收卢藏用《景星寺碑铭》和敦煌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系统讨论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的各项制度。认为这批官寺因高宗乾封元年封禅泰山时有景星祥瑞出现而被统一命名为景星寺,此次官寺制度实为唐代此后三次官寺制度的蓝本,诏令在地方诸州执行不力和其中相当部分在天授元年被改为大云寺应是这批官寺后来长期湮没无闻的原因。 第三、四、五章,分别通过对各种材料中大云寺、龙兴寺和开元寺的相关记载进行搜辑和考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系年和空间定位。通过空间分布的广度来分别讨论三次官寺诏令的执行力度;通过时间分布来讨论官寺的沿革,主要是几种官寺同时并存和相互取代问题以及官寺地位的转移问题。 第六章《开元官寺制度执行中都城与地方之间的差别》,以开元官寺制度为例讨论唐代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都城与地方诸州之间的制度运作差异。本章认为,在开元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唐长安城并未设立开元官寺,但唐玄宗又通过将罔极寺改名为兴唐寺,并赋予其与地方诸州开元官寺相似的地位和功能,又使两者不完全相同,从而使兴唐寺成为有开元官寺之实而无开元官寺之名的特殊的“影子官寺”。玄宗之所以如何举措,则应与其尊崇道教的宗教态度和防止佛教势力过分膨胀的考虑有关。 第七章《唐代官寺的特殊功能》,是对唐代官寺的特殊功能进行系统讨论。本章认为,唐代佛教官寺至少负有政治宣传与政治象征,接待外国来华僧众和国内官客住宿,承担国忌行香与千秋节行道散斋,以及掌管一州佛教事务等四项功能。而且,官寺的特殊功能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增加的过程。这些特殊功能都是政治权力所赋予的,特殊功能的发展和增加应是官寺与政治关系日渐密切,国家权力对于佛教控制逐步加强的结果。 第八章《唐代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后世影响》。主要考察依傍开元二十六年开元官寺的设立而生的一则传说,通过考证该传说在晚唐五代、南宋和元代三个时期传说文本内容的演变,来探究其背后所反映的唐代官寺地位的转移以及唐代官寺在后世地方寺院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认为传说在唐代的出现应与开元官寺设立之后未能及时取代此前龙兴寺的官寺地位而产生的焦虑有关,传说内容在后世的不断发展演变则是开元寺在后世地方寺院体系中地位依然崇高的体现。 第九章《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本章注意到田承嗣与张议潮分别在节度魏博时期和归义军时期重修辖区内官寺的现象,通过相关碑文考证,并结合两人重修辖区内官寺的政治背景的分析,认为两人都是将重修官寺作为向中央表达忠诚,并借以构建自己在辖区内政治合法性的关键步骤。官寺成为中晚唐半独立藩镇构建自身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资源。 第十章《结论》,综合以上讨论,对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通过梳理唐代官寺制度的源流来讨论官寺制度在中国佛教制度史、政教关系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意义;通过官寺地位的转移、官寺制度的特殊功能和官寺与藩镇的关系来进一步讨论唐代的政教关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B947
【目录】:
  • 目录3-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一 选题缘起10-11
  • 二 学术史回顾11-15
  • 三 概念、资料与方法15-17
  • 四 篇章结构17-20
  • 第二章 唐高宗乾封元年佛教官寺研究20-33
  • 一 《沙州都督府图经》与《景星寺碑铭》20-23
  • 二 高宗乾封元年所立官寺的寺名23-26
  • 三 唐高宗的诸州官寺制度26-28
  • 四 诸州景星官寺的命运28-31
  • 五 小结31-33
  • 第三章 大云寺的时空分布与大云寺制令的执行力度33-53
  • 一 大云寺相关材料考辨、编年与定位34-47
  • 二 小结47-53
  • 第四章 龙兴寺的时空分布与龙兴寺诏令的执行力度53-80
  • 一 龙兴寺相关材料考辨、编年与定位53-75
  • 二 小结75-80
  • 第五章 开元寺的时空分布与开元寺诏令的执行力度80-106
  • 一 开元寺相关材料考辨、编年与定位80-100
  • 二 小结100-106
  • 第六章 开元官寺制度执行中都城与地方诸州的差异106-121
  • 一 唐长安城有无开元官寺106-109
  • 二 长安兴唐寺改名时间与背景109-112
  • 三 长安兴唐寺的制度及其在玄宗朝的地位112-116
  • 四 长安兴唐寺与诸州开元官寺的功能与地位之比较116-119
  • 五 小结119-121
  • 第七章 唐代佛教官寺的特殊功能121-133
  • 一 政治宣传与象征功能121-123
  • 二 接待外国来华僧众与国内官客123-126
  • 三 负责国忌行香与千秋节行道等国家礼仪126-127
  • 四 掌管一州僧政127-131
  • 五 小结131-133
  • 第八章 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133-147
  • 一 唐前期的官寺与政治134-135
  • 三 田氏魏博与魏州开元寺135-139
  • 四 张氏归义军与敦煌龙兴寺、开元寺139-142
  • 五 作为国家礼仪空间的官寺与藩镇的政治合法性142-145
  • 六 小结145-147
  • 第九章 唐代官寺的地位转移及其在后世的影响147-158
  • 一 唐五代:现存传说的最早记录147-151
  • 二 南宋末:传说的拆分与改造151-154
  • 三 元代:传说的继续层累154-157
  • 四 小结157-158
  • 第十章 结论158-162
  • 附录162-176
  • 附录一:核心资料162-167
  • 附录二:唐玄宗御容铜像流行天下寺观考辨167-176
  • 参考文献176-1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实;;论唐朝的佛教管理——以僧籍的编造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J];敦煌学辑刊;1988年Z1期

3 荣新江;沙州张淮深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0年02期

4 杜斗城;;《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跋[J];敦煌学辑刊;2005年04期

5 陈大为;;敦煌龙兴寺与其他寺院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9年01期

6 周绍良;读《沙州图经》卷子[J];敦煌研究;1987年02期

7 荣新江;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1989年04期

8 谢重光;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J];敦煌研究;1991年03期

9 朱悦梅,李并成;《沙州都督府图经》纂修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10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僧官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芮P趁,

本文编号:605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05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