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8 01:22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摘要】:本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几部分组成。在引言中,简要介绍了选题缘起及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依据的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点。 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文中阐述了13世纪前半叶蒙古族的基本概况、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主要崇拜形式,例如对天地、日月、风雷、山水、火、树、祖先等的崇拜,还分析了这些崇拜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如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共存、顺应自然规律等。 正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对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宗教学解读,主要从原始信仰的基本观念(宇宙观、自然观、灵魂观)、宗教感情表达形式(敬畏感、依赖感、惊异感、获救感、神秘感)和从万物有灵论的多神教学说、人类灵魂学说、自然精灵学说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蒙古人的生态意识和它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结语部分中,作者归纳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从原始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古代蒙古族朴素的生态观念,他们推崇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约束人类肆意妄为的不良行为。由一个民族的生态观念所引发的生态习俗是道德层面的,是对人破坏自然行为的软约束;所引发的生态保护制度和法律,则是对人类破坏性行为的硬约束。人类既要遵守软约束的道德习俗、又要遵守硬约束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遵从其它有益生态观的习俗。这些观念形态共同约束和矫正人们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蒙古族生态意识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对蒙古族,乃及人类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等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对我们今天积极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大自然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 原始信仰 生态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6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1、 选题原因和目的9
- 2、 研究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4
- 1、 国外研究概况11-12
- 2、 国内研究概况12-14
- (三) 研究方法14-15
- (四)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15-16
- 一、 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16-29
- (一) 13 世纪前半叶的蒙古族16-17
- (二) 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主要崇拜形式17-24
- 1、 天地崇拜17-19
- 2、 日月崇拜19
- 3、 风雷崇拜19-20
- 4、 山水崇拜20-21
- 5、 火崇拜21-22
- 6、 树崇拜22-24
- 7、 祖先崇拜24
- (三) 蒙古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24-29
- 1、 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生态意识25-26
- 2、 人与自然界共存的生态意识26-27
- 3、 顺应自然规律中的生态意识27-29
- 二、 蒙古族生态意识的宗教学阐述29-41
- (一) 从原始信仰的基本观念分析29-32
- 1、 宇宙观29-30
- 2、 自然观30-31
- 3、 灵魂观31-32
- (二) 从宗教感情表达形式分析32-36
- 1、 敬畏感32-33
- 2、 依赖感33-34
- 3、 惊异感34-35
- 4、 获救感35
- 5、 神秘感35-36
- (三) 从万物有灵论的视野分析36-41
- 1、 多神教学说36-37
- 2、 人类灵魂学说37-38
- 3、 自然精灵学说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乌仁其其格;;萨满教的社会性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2 李云霞;;蒙古族萨满教信仰的发展与变化[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3 马桂英;;论蒙古草原自然崇拜文化的生态意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乌仁其其格;蒙古族火崇拜习俗中的象征与禁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637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3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