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佛教造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0:05
本文关键词:南朝佛教造像研究
【摘要】:本文从建康、新昌、成都三地造像的风格演变入手,对南朝佛教造像进行 区域间的比对研究,逐步形成对以建康为中心辐射点,沿长江流域分布的南朝 佛教造像带的认识。为使研究尽可能全面,同时纳入北朝及印度同类造像进行 比较,,从中可以发现南朝造像较北朝的先进性,并以建康及成都为中心向北辐 射,在诸多造像因素方面对北方施予影响。由建康北上影响的有山东青州地区 造像、河北曲阳白石造像及太原天龙山石窟造像;川地北上影响的有麦积山、 炳灵寺、敦煌等河西地区石窟。文章最后,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六朝造像的 传入地及传播路线进行了探索,初步确立了由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一线至 南朝及北方青州的传播路线。全文以五个部分对南朝佛教造像的风格演变和发 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究。
【关键词】:南朝 佛教艺术 造像 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948;J315;K879
【目录】:
- <中文摘要>3
- <关键词>3
- <英文摘要>3
- <英文关键词>3-8
- 绪 言8-10
- 第一章 南京栖霞石窟南朝佛教造像10-26
- 一 造像分类10-12
- 二 造像分期12-15
- 三 造像因素分析15-20
- 四 造像题材20-24
- 五 结语24-26
- 第二章 浙江地区南朝佛教造像26-33
- 一 新昌大佛及千佛岩沿革26-29
- 二 新昌大佛及千佛岩造像因素分析29-31
- 三 二戴像制31
- 四 结语31-33
- 第三章 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33-40
- 一 造像分期33-36
- 二 造像题材36-38
- 三 结语38-40
- 第四章 南朝佛教造像对北方的影响及传播路线40-54
- 一 成都对麦积山造像的影响及传播路线40-45
- 二 南朝造像由建康向成都的传播45-47
- 三 建康对青州造像的影响及传播路线47-52
- 四 结语52-54
- 第五章 南朝佛教造像源流初探54-58
- 结 束 语58-59
- <引文>59-61
- 致 谢61-62
- 图版与表格62-8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符永利;;浅论栖霞山石窟的供养人问题[J];长江文化论丛;2012年00期
2 马德;敦煌高僧昙猷与浙江佛教[J];敦煌学辑刊;2005年02期
3 赵呈呈;;驼山、云门山隋代石窟造像的风格渊源[J];大众文艺;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杨会;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弥勒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呈呈;驼山、云门山隋代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5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5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