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历宝钞》中的地狱鬼神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0:33
本文关键词:《玉历宝钞》中的地狱鬼神思想探析
【摘要】:《玉历宝钞》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读物,书中构架了一个职责明确的地狱鬼神体系,通过宣扬地狱中的种种可怕的罪行,引导人们行善戒恶,给人们的心灵一个道德劝诫。书中的地狱鬼神体系,不仅沿用了佛道教的地狱鬼神,而且还将民间流传的地狱俗神收罗其中,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地狱鬼国的景象。其理论来源汇集了轮回思想、地狱思想、善恶有报观念、鬼神观念等理论,并通过一系列民间流传的故事做印证。民众在熟悉、接受书中的鬼神观念影响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对自己的生命过程进行新的规划。因此,此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人向善、为恶必罚、安定社会、慰藉人心的作用。《玉历宝钞》中所描绘的地狱鬼国,有职责不同的管理体系,有分工明确的执行者,还有数量繁多的地狱门类,有五花八门的惩罚手段,犯有各种罪行的鬼犯,可以说是民众地狱鬼国观念的一个缩影。对《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丰富中国文化的研究内容,推进对死亡文化的探讨,加深人们对人生过程的理解,对于推动我国民间宗教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玉历宝钞》中的地狱鬼神观念和对地狱鬼神构架的梳理入手,进而探究书中地狱鬼神思想的理论来源,从而看出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等对《玉历宝钞》有着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思想的特点,最后对《玉历宝钞》流传至今的原因进行分析,勾画出《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思想的文化形貌,为推动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玉历宝钞》 地狱 鬼神 民间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导论9-14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一) 地狱鬼神的相关研究9-10
- (二) 《玉历宝钞》的相关研究成果10-11
- 三、研究意义11-13
- (一) 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11-12
- (二) 加深了对人生理论的理解12
- (三) 挖掘死亡文化的内涵12-13
- 四、研究思路13-14
- 第一章 《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体系14-24
- 一、主要的地狱鬼神14-19
- (一) 玉皇大帝14
- (二) 东岳大帝14-15
- (三) 丰都大帝15
- (四) 地藏菩萨15-16
- (五) 十殿阎王16-17
- (六) 城隍17
- (七) 土地17
- (八) 孟婆神17-18
- (九) 其他神灵18-19
- 二、地狱鬼神的构架19-24
- (一) 形式上级:玉皇大帝19
- (二) 不同职责的地狱主宰:东岳大帝、丰都大帝、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王19-22
- 1、专管教化的地藏菩萨20
- 2、负责《玉历宝钞》的编录、传播的丰都大帝20
- 3、善恶赏罚的东岳大帝20-21
- 4、进行审判的十殿阎王21-22
- (三) 中间官吏:城隍、土地、门神、灶神22
- (四) 底层小吏: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日夜巡游、判官22
- (五) 特殊地位:孟婆神、观音菩萨22-24
- 第二章 《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思想的理论来源24-35
- 一、轮回观24-26
- (一) 佛教的业力轮回说24-25
- (二) 道教的轮回说25
- (三) 古代朴素的轮回观念25
- (四) 《玉历宝钞》中描绘的轮回25-26
- 二、地狱观26-30
- (一) 佛教的地狱观26-28
- 1、四地狱说26
- 2、八大地狱说26-27
- 3、十地狱说27
- 4、十六地狱说27
- 5、十八地狱说27-28
- (二) 道教的地狱观28-29
- (三) 中国民间早就有鬼国冥府的观念29
- (四) 《玉历宝钞》中的地狱29-30
- 三、报应观30-32
- (一) 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30-31
- (二) 道教的善恶承负说31
- (三) 民间的善恶报应说31
- (四) 《玉历宝钞》中的报应观念31-32
- 四、鬼神观32-35
- (一) 佛教的地狱鬼神观念32
- (二) 道教的地狱鬼神观念32-33
- (三) 民间的地狱鬼神观念33-34
- (四) 《玉历宝钞》中的鬼神观34-35
- 第三章 《玉历宝钞》中地狱鬼神观念的特点35-40
- 一、三教合流的产物35
- 二、神灵体系比较混杂,相互之间有相对的高低差等35
- 三、主体内容大致不变,根据现实不断地补充新内容35-36
- 四、惩罚与诱导——劝善的两个维度36-37
- 五、地狱鬼神是人间社会关系的映射37-40
- (一) 地狱官僚体系,分工明确,互相配合37-38
- (二) 地狱管理体系也有升降制度38
- (三) 鬼神相通38
- (四) 人性与神性的集中体现38-40
- 第四章 《玉历宝钞》流传至今的原因40-45
- 一、与其他劝善形式既有相同,又有不同40-42
- (一) 《玉历宝钞》与《了凡四训》40
- (二) 《玉历宝钞》与《十王宝卷》40-42
- 1、《玉历宝钞》中的地狱十王的职责更为清晰、明确41
- 2、《玉历宝钞》中的地狱结构设置更为完整41
- 3、对佛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吸收有所不同41
- 4、《玉历宝钞》中的地狱鬼神体系更为完整、清晰41-42
- 5、《玉历宝钞》经过时代的加工,摒弃了一些糟粕,,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念42
- 6、从形式上来说,《玉历宝钞》的传播比《十工宝卷》更有影响力42
- 二、社会原因42-45
- (一) 民间普遍的“敬神意识”42-43
- (二)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43
- (三) 《玉历宝钞》中的神灵为人们所熟知43-44
- (四) 不断调整自己,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44
- (五) 满足了人们的一部分精神需求44-45
- 结语45-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靳梓培;;浅析《紫荆宝卷》中的民间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2 杜斗城;《地狱变相》初探[J];敦煌学辑刊;1989年02期
3 李丽,公维章,林太仁;丰都“鬼城”地狱十王信仰的考察[J];敦煌学辑刊;1999年02期
4 何斯琴;;试论晚明善书文献的流通[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2期
5 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2007年01期
6 段玉明;《玉历至宝钞》:究系谁家之善书?[J];宗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775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7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