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7-09-02 06:42

  本文关键词:“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


  更多相关文章: 佛教心理学 心法 心所 方法论 禅定体证


【摘要】: 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从表到里、自外而内、层层递进,充分说明人类的心理现象是一个系统整体。佛教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生活的分析精微,构建了严密的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佛教心理学的心理观(身心不二论)、研究对象(心王和心所)、研究方法(禅定体证)的论述,对佛教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的梳理和诠释。佛教心理学作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既呈现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自信,同时又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声音”。 心身关系是心理学长期关注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思想一直在西方心理学界占主导地位,故而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成为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虽心理学应用实证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应用实证方法和以实证主义为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佛教心理学的心理观是身心不二,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因此借鉴吸收其他文化中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取众家之长,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不无裨益。 佛教心理学研究粗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八识心王)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将心理活动物化为一实体,然后予以知、情、意的结构来细分,佛教认为心理只是“一心”,是动态的整体,是刹那生灭的,其对“心”的分析异常复杂、深刻。与八识心法相应的五遍行心所,是最基本的五种心所,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活动。从作意心所(注意)到思心所(意志)的心理运作,是佛教心理学对人类一般心理过程的解读。佛教心理学对其研究对象描述之精微复杂,是佛教心理学的特色之所在。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来说,方法论的问题都至关重要。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中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便是内证法,而佛教心理学的禅定体证法在整个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内证研究方法中占有极重要一席,这是一种“证知”、一种以心见心的内省活动、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既是意识的自我觉知,又是意识的自我构筑。禅定体证是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思辨与实证的双重超越。禅定体证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既非经验亦非超验。禅定体证的具体过程,可概括为止观。佛教心理学作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禅定体证法优于儒家静观与道家存想体证法,凸显在具体实施过程和最终抵达境界上。
【关键词】:佛教心理学 心法 心所 方法论 禅定体证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佛教是心理学11
  • 1.2 佛教心理学之魅力所在11-14
  • 2 本研究之价值14-20
  • 2.1 前期文献综述——收获与不足14-17
  • 2.2 佛教心理学:心理学的另一种声音17-20
  • 3 佛教心理学之心理观20-26
  • 3.1 西方之身心论20-23
  • 3.2 佛教心理学之身心不二论23-26
  • 4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对象——心王、心所26-44
  • 4.1 心王:隐微难见的深层心理系统26-31
  • 4.1.1 具有认知功能的“识”27-28
  • 4.1.2 产生自我的“意”28-29
  • 4.1.3 作为最高本体的“心”29-31
  • 4.2 心所:一般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31-44
  • 4.2.1 “作意”——注意31-33
  • 4.2.2 “触”——感觉33-34
  • 4.2.3 “受”——情绪、情感34-37
  • 4.2.4 “想”——认知过程37-41
  • 4.2.5 “思”——意志41-44
  • 5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方法——禅定体证44-67
  • 5.1 禅定体证之特点45-49
  • 5.1.1 禅定体证是主客体的统一45-47
  • 5.1.2 禅定体证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47-48
  • 5.1.3 禅定体证既非经验亦非超验48-49
  • 5.2 禅定体证之具体过程——止、观49-57
  • 5.2.1 何谓止观49-51
  • 5.2.2 止观修持过程51-57
  • 5.3 禅定体证之价值57-67
  • 5.3.1 内证——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8-63
  • 5.3.2 佛教禅定体证对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内证法的推动63-67
  • 6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5-76
  • 后记76-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永琴;熊哲宏;;论二十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八大新观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维之;;心理现象本质新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葛鲁嘉;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国芳;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述评[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徐湘霖;;从唯识认识论看现象学的意向性构成理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林国良;唯识学的认知理论[J];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8 胡军;;从身心关系理论审视精神超越之可能[J];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葛鲁嘉;;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10 葛鲁嘉;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77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76986.html

上一篇:爱人而助人  
下一篇:天台法华忏法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