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明末清初基督教生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发布时间:2017-09-06 22:34

  本文关键词:明末清初基督教生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更多相关文章: 生死观 明末清初 传教士 本土回应


【摘要】: 本文专注于东西方文明对于生死问题的不同理解,从生命组成、生死归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三个核心层面,辨析二者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而以明末清初两大文明初次交锋的时间点为切入,通过文本解读,探讨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儒释道杂糅的宗教语境中,为经院哲学“向死而生”的生死观建构合理性的方式;同时,通过本土反教人士以及信教儒生的各种回应,考察中国人对其内蕴的宗教精神的理解程度。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力论述了作为中国本土思想主流的儒释道三家的生死态度。儒家的自然死亡观和强烈的入世情怀,道家对生死齐一的强调和“恶生乐死”的智慧以及佛教生死轮回,涅磐成佛的宗教精神构成了明末清初中国生死观念的复杂语境。正是这种多样性和开放性,为异质文化元素的输入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话、冲突和互补的可能。 第二部分从介绍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概念——灵肉二分、原罪与救赎、赏善罚恶入手,展示其以回归上帝的绝对真理为生命终极价值的宗教本质以及对个体价值的强调。通过与儒释道生死智慧的相互甄别,发现其在德性实现形式、客观社会道德训诫作用上的相似性以及本体论上的差异。基于对中国本土生死观的全面考察,利玛窦在传教著作《天主实义》和《畸人十篇》中就二者合辙之处进行了大力阐发,建立了以宗教伦理精神吸引中国儒生的文本传统。 文章最后一部分研究的是中国本面对于基督教生死观念三种不同反应。一方面,基督教用彼岸世界解释生命归宿的方式,造成了对佛教生命轮回学说的挑战,引发佛耶之间的护教论辩;另外一方面,儒耶在生死问题上的对话为士大夫打开了探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另一种维度,对耶教生死观报有好感的温和士人以及奉教人士,均在文本中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给予回应。前者通过分析《三山论学记》中叶向高与艾如略的问答,展示中西方生死观念冲突的核心以及解决途径。后者则以奉教人士的信仰深度为划分,分析李之藻、徐光启、张星曜、杨廷筠、朱宗元等教徒在生死观上的不同特点,证明了基督教生死观主要在宗教情感、道德律令两方面对中国教徒产生影响,乃至成为促使本土士大夫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发生转捩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生死观 明末清初 传教士 本土回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79
【目录】:
  • 内容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8
  • 第一章 儒释道各家生死观简述8-16
  • 第一节 儒家的生死观8-12
  • 第二节 道家和道教的生死观12-14
  •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生死观14-16
  • 第二章 传教士输入中国的基督教生死观16-27
  • 第一节 经院哲学下的基督教生死观17-18
  • 第二节 传教士著作中对天主教生死观的传播18-20
  • 第三节 从《天主实义》与《畸人十篇》看基督教生死观的言说方式20-27
  • 第三章 中国本土对基督教生死观的回应27-40
  • 第一节 反教人士的攻讦27-30
  • 第二节 温和士大夫的态度30-33
  • 第三节 信教儒生的不同声音33-40
  • 结语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云;;论明末清初的词坛新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汪贵峰;;刘源渌遗民情结述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张濯清;;从《书画记》看明末清初徽州书画交易[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4 程雪;;庄子对巫教的继承与批判[J];学理论;2011年23期

5 李建中;雷冠群;;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的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唐英姿;;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黄忠廉;;明末清初传教士变译特性之考察[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8 涂慷;;明末清初的平和窑青花瓷绘艺术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宋青;;明末清初山东方言转折连词考察——以《醒世姻缘传》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吕友者;;明末清初杭州书画市场的贸易网络[J];东方收藏;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2 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3 吉尾宽;;日本学界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趋向[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4 姜镇庆;;战后日本对明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5 王大学;;朝代更替、社会记忆与明末清初的江南海塘工程[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李竹深;;被文坛遗忘的清初诗人李赞元——从《怡老篇》论李赞元的诗歌成就[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余丰;;从明末清初郑氏的海上经营看中国古代的海权维护[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佑森;;第十一章 明末清初的实学[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9 何丙仲;;明末清初闽南文化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许尚枢;郑为一;;霞客情钟台岳 纪游誉传千秋——兼论明末清初天台山旅游热[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来平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明末清初儒学与科学的冲撞与调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李晓燕;明末清初闭关政策之我见[N];光明日报;2010年

3 由文光;临渭区詹家村发现明末清初古墓群[N];陕西日报;2007年

4 记者 颜谨;太原发现明末清初晋商建筑刘家大院[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晓芙;心越禅师:日本近世篆刻的鼻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周明法 张宗伟 周洪蔚;董樵册页 书画历史[N];中国商报;2005年

7 余三乐;明末清初北京何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N];光明日报;2001年

8 艺人;福建屏南再次唱响“平讲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林凤群;沙溪凤舞:追寻“鸾凤和鸣”的愿景[N];中山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方文国;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变局[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琼;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凤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5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6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平仁;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宋芝业;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世斌;明末清初词风嬗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俊燕;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李祥东;汤斌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翟杰;明末清初南、北方士人对待西学态度之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碧丽;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文志华;尤侗事迹征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良镭;江南地区明遗民群体生存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贺;毛奇龄学术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俊敏;关于明末对天主教批判与反批判的几点认识[D];暨南大学;2008年

9 赵维;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文人价值观[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央;论传教士对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5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05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