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练夫人信仰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元明清练夫人信仰研究
【摘要】:练夫人原本是五代闽政权章仔钧之妻,因有保全建州城不遭屠城之功,而被历代传诵,并成为闽粤赣交界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祗之一。这一信仰大约缘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士大夫的型塑,练夫人形象由人蜕变为神。自宋至清,历朝士大夫无不注重对练夫人故事的书写,尤其对其“释放二将”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各朝代对练夫人释将故事的态度,更折射出各朝代“女德”要求。练夫人之所以能成为护佑一方的地方神明,一方面与章氏家族的美化、神化有关,另一面也与官方极力推行密不可分,是官民合力将练夫人推上了神坛。练夫人集宗族祖先和地域神明于一身,信众遍布闽粤赣毗邻地区。在传播过程中,练夫人信仰还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逐步向七姑神信仰转变。可以说,自宋以来,练夫人信仰从福建建州传播到广东南雄,转而在岭南、南赣地区推广。在这一过程中,练夫人信仰形态逐渐多样化,不仅故事形态有所变化,其功能也随着时空的变换而改变。
【关键词】:练夫人 释将全城 护城女神 闽粤赣交界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相关学术史回顾7-11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三、资料来源13-14
- 第一章 宋元时期的练夫人故事14-33
-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闽北社会14-21
- 一、唐末五代的闽北社会14-17
- 二、宋元福建神灵信仰中的女性神祗17-21
- 第二节 宋元时期练夫人形象的塑造21-33
- 一、宋元仕宦书写的练夫人故事21-28
- 二、章家请求敕封练夫人及其社会反应28-33
- 第二章 明清练夫人形象的转变33-61
- 第一节 明清构建的练夫人形象33-43
- 一、明清士大夫规范的练夫人“女德”形象33-40
- 二、地方官府塑造练夫人的“列女”形象40-43
- 第二节 明中叶以后练夫人由人到神的转变43-52
- 一、明清练夫人祠的建立及祭拜活动43-49
- 二、练夫人墓的修缮49-52
- 第三节 清中叶对练夫人的神化52-61
- 一、宋至清闽粤赣毗邻地区的社会动乱52-56
- 二、护佑地方与朝廷敕封56-61
- 第三章 宋代以降练夫人信仰的向外扩张61-79
- 第一节练夫人与“七姑”关系考61-69
- 一、练夫人与“七姑”的关系61-65
- 二、“七姑”的其他形象65-69
- 第二节“七姑”信仰的传播69-79
- 一、“七姑”信仰在粤北70-75
- 二、“七姑”信仰在赣南75-79
- 结语 亦神亦祖的练夫人信仰79-81
- 参考文献81-9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90-91
- 后记91-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赵献海;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1期
3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4 皮庆生;;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J];历史研究;2007年03期
5 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J];史林;1995年01期
6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7 黄挺,,杜经国;宋至清闽粤赣边的交通及其经济联系[J];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8 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J];史学月刊;2001年01期
9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5年01期
10 陈桂权;;从“列女”到“烈女”——兼论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J];唐都学刊;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大北;唐宋福建民间祀神活动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陈芳;福建女神崇拜的社会性别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建华;明清广东金花夫人信仰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8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9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