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

发布时间:2017-09-23 23:35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宗教复兴 宗教市场理论 精英与宗教 礼物模式


【摘要】:中国农村宗教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出人意料"的现象之一。对此,学界提出了"传统的发明"、"国家—社会关系"、"宗教市场"三种解释模式。本文认为,解释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不能将宗教现象还原为"政治"或"经济"等其他范畴,而应将之视为一种自成一类的事实,一种人的基本条件,同时应充分理解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宗教"的塑造过程。中国农村的宗教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这一塑造过程之外,因此,可能存在着尚不为学界所充分认识的社会机制,有着提供本土理论的潜力。本文认为,在世俗化理论和市场理论之外,应该尝试使用"礼物模式"探索这一社会机制。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农村宗教复兴 宗教市场理论 精英与宗教 礼物模式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农村宗教信仰与社会管理研究”(No.2012RC02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920
【正文快照】: 宗教活动的大规模复兴,恐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出人意料”的现象之一。其中,中国农村地区的宗教活动更为活跃和广泛。据丁荷生(2009:32)估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重新建起了约200万个村庙。五大宗教以各种形式在农村扩大影响,基督教信徒增长尤为迅猛。传统的地域性宗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云峰;;变迁社会中的宗教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杨凤岗;杨江华;;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汪又菊;;仪式与生存逻辑——从人类学角度解读《红楼梦》中贾府祭祖仪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4期

4 张志刚;;当代中国宗教关系研究刍议——基于国内外研讨现状的理论与政策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岳永逸;传统的动力学:娃娃亲的现代化生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邓小娟;;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遗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索龙高娃;解读肃北蒙古族"剪胎发"仪式[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01期

9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美丽;任义国;;运城关公传说的民俗学解读[J];沧桑;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孙中山的纪念活动[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张密珍;;历史的演绎与延伸:乡村民俗事象中的仪式与象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敏俊卿;;一个伊斯兰教团体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以东乡县库布林耶门宦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7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8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9 彭永庆;;社会变迁与女性历史地位的文化透视——基于土家族哭嫁风俗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0 马知遥;;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稳态维持及变动[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黎林;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窦烨明;制度化宗教的本土化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董晓迎;现代都市佛教入世模式及其面对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云峰;;苦难与宗教增长:管制的非预期后果[J];社会;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908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08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