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本与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理本与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佛说地藏菩萨经 大理本 敦煌本 比较研究 文化接触
【摘要】:《佛说地藏菩萨经》是中国地藏信仰的一部重要疑伪经,产生于中晚唐时期,历史上曾在敦煌和大理地区流通。大理本所处年代为大理国或元至明成化十二年(1476),敦煌本则下迄11世纪藏经洞封闭。大理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历史上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佛教盛行。敦煌地处西北,是佛教胜地和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大理本和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空间上具有互补性,都贴近信众的世俗生活。对大理本和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进行比较研究,应该能够相互发明和互为资益的。因此拟从民族学理论视角,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结合文献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对大理本与敦煌本进行比较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阐述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检索所得研究对象情况,对大理本、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进行梳理、辑录,在各本内部进行比较和总结、分类的基础上,确立比较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主要从文本、义理、俗字、叙事等方面,在二者之间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出两本文本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主要对经本主张的功能进行解读,考察信众对文本信仰的实践活动。认为大理本较之敦煌本在信仰实践方面具有地方化、世俗化、民族化、唯功能化的特征。第四章主要从经本的思想来源、演变和母本等方面对《佛说地藏菩萨经》的传播流变进行了思考,关注社会情境对经本的影响,探讨白族(先民)文化体系在文化接触过程中体现出的,以功能为核心,对主流文化、外来文化通过选择性文化认同和涵化,建构起自身文化体系的内部、外部二元结构,完成“内化”的过程。认为其对功能的诉求和主张,并非历时性的功能叠压、取代、排斥关系,而是共时性的功能共生、吸纳、丰富关系,具体包涵了本主、儒、道、佛、巫等信仰“文化层”。注意到对功能的追求,正在引导着当今《佛说地藏菩萨经》信仰实践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佛说地藏菩萨经 大理本 敦煌本 比较研究 文化接触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3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综述10-11
- (一)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相关研究概述10
- (二)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相关研究概述10-11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11-12
- (一)研究思路11-12
- (二)研究方法12
- (三)创新之处12
- 四、相关概念界定12-13
- (一)大理本12
- (二)敦煌本12-13
- 第一章 经本的检索与整理13-22
- 一、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检索与整理13-15
- (一)大理本7种分说13-15
- (二)大理本概述15
- 二、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检索与整理15-21
- (一)敦煌本30种分说15-19
- (二)敦煌本概述19-21
- 三、敦煌本的内部比较与分类21
- (一)敦煌广本21
- (二)敦煌略本21
- 小结21-22
- 第二章 经本的综合比较与分析22-30
- 一、文本比较与分析22-26
- (一)文本比较22-26
- (二)文本分析26
- 二、经文义理比较与分析26-27
- 三、俗字比较与分析27-29
- (一)俗字比较27-28
- (二)俗字分析28-29
- 小结29-30
- 第三章 经本功能与信仰实践比较30-43
- 一、文本主张功能的同与异30
- (一)相似性30
- (二)差异性30
- 二、敦煌本的信仰实践30-34
- (一)写经31-32
- (二)称念名号32-33
- (三)造像与壁画33
- (四)经卷画33-34
- (五)其他34
- 三、大理本的信仰实践34-40
- (一)刻写经文34-35
- (二)称念名号35
- (三)造像35-36
- (四)大理本信仰实践历时要素36-40
- 四、大理本的信仰实践特征40-42
- (一)地方化40
- (二)民族化40-41
- (三)世俗化41
- (四)唯功能化41-42
- 小结42-43
- 第四章 从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观察白族(先民)文化结构体系43-63
- 一、对经文母本的探讨43
- 二、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与文化接触探讨43-44
- (一)从地藏菩萨白语称谓说起43-44
- (二)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来源探讨44
- 三、文化接触与白族(先民)文化体系结构探讨44-51
- (一)火葬墓碑刻形制探讨44-45
- (二)火葬墓碑刻体现的白族(先民)文化体系内部结构45-47
- (三)火葬墓碑刻体现的白族(先民)文化体系外部结构47-51
- 四、功能与大理本信仰流变趋势探讨51-62
- (一)供奉造像51-52
- (二)祈福消灾52-56
- (三)超荐亡灵56-57
- (四)迎接新生57-60
- (五)功能对信仰实践的引导60-62
- 小结62-63
- 结语63-64
- 附录一 大理本《佛说地藏菩萨经》辑录64-69
- 附录二 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辑录69-85
- 参考文献85-89
- 致谢89-9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现江;从边缘到中心:再现大理国三百年历史画卷[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3期
2 王锋;大理佛教漫谈[J];法音;1995年03期
3 汪瑾;;被忽略的几段大理历史[J];大理文化;2009年03期
4 马诚;;古往今来大理人口知多少[J];大理文化;2011年08期
5 廖德广;“大理学”论纲[J];大理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索引(一)[J];大理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张跃,王明东;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体系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张瑞文;;风花雪月的大理[J];学问;2002年11期
9 陈建明;大理白族古城的教堂[J];中国天主教;2002年06期
10 顾伯平;;大理好风光 世界共分享[J];对外大传播;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亮;;大理要更加自信自豪地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2 张慧芝;王尚义;;河流与古都:兼论大理古都文化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3 王浩禹;;“东都昆明,西都大理”——论南诏建都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4 徐日辉;;略论大理古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5 陶谦;;南诏大理古都文化源流考——兼论南诏大理古都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6 杨大光;王槿;;继承、弘扬儒学思想 建设和谐、文明大理[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怀英;;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建筑构造与修缮[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8 赵寅松;;大理和谐社会的生动记录——以C·P·费茨杰拉德C·P·Fitgerald《五华楼》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9 怀韵;;洪保研究笔记[A];郑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10 纳张元;;南诏、大理国历史研究与西南“桥头堡”建设[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辛向东;加强佛教文化挖掘研究 让大理更加和谐美丽[N];大理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波;大理,,吟唱古老的歌谣[N];科技日报;2000年
3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刘明;浅谈大理国际影会的国际化因素[N];大理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杨婷;“大理要保护好自己集民族、历史、风光三位一体的文化”[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5 张鸿光 杨婷;“大理要更加自信自豪地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6 廖德广;大理旅游俏云南[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张泉;改善人居环境 共建魅力大理[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文献之邦”大理[N];文汇报;2002年
9 张楠;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大理的八张城市名片[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10 隗瑞艳;时尚旅游之花绽放大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吉星;南诏大理国政治与政治制度史[D];云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焰;大理农林学院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郝飞;“家与无家”:大理旅居者的文化认同与地方依恋[D];华侨大学;2015年
3 魏玉凡;云南名家大姓高氏家族与佛教[D];大理大学;2016年
4 詹妍;近代大理白族对外贸易研究[D];大理大学;2016年
5 杨建伟;大理本与敦煌本《佛说地藏菩萨经》比较研究[D];大理大学;2016年
6 刘永生;两宋中央与大理政权关系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文绍琼;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蒙焕玉;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李燕;明清时期大理白族饮食文化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苑鑫;明代科举社会下云南家族的嬗变[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2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