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本体、方法、境界

发布时间:2017-09-27 00:00

  本文关键词:本体、方法、境界


  更多相关文章: 藏传佛教 岗波巴 《解脱庄严宝论》 比较宗教学


【摘要】: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对藏传佛教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深化和扩展了中国佛教的内涵和外延。但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藏传佛教历史和传承方面,而鲜见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藏传佛教进行研究,至今尚没有系统地从教义思想和修行方式等方面对藏传佛教进行辨析、梳理、挖掘的研究成果问世。可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开展对藏传佛教思想史的研究,是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完善西藏和其他藏区地方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此学位论文试图从藏传佛教思想史的全局着眼,把“解脱道次第”这个题目放置在广阔的藏传佛教思想史的整体语境中去考察,揭示其基本内容、逻辑结构、思想特点、理论来源,以及它在藏传佛教思想史上的地位、作用等。如果此拙文能成为藏传佛教思想史研究大厦中的一块有用的砖石,笔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就具体的研究方法来说,藏传佛教近百年以来有文献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思想史以及社会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研究方法。此论文是从哲学或曰思想史的层面研究藏传佛教个体的思想文本。具体说,对藏传佛教噶举派的著名大师岗波巴的著作《解脱庄严宝论》进行了系统解读和哲学反思。首先,以《解脱庄严宝论》的藏文原本与汉文译文比照、参证的前提下,诠释、呈现此书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运思脉络的原生态真相,是研究对象客位与研究者主位之间的互动。其次,在对《解脱庄严宝论》之文本内容作了原生性的完整呈现与深入地哲学洞照后,即用历史考据的方法对《解脱庄严宝论》一书中之主题思想“解脱道次第论”在印度佛教与藏传佛教史上的起源、演变、地位、作用等作了追踪、考辨、探究。 研究藏传佛教思想史,对其经典文本的诠释、还原、解读、分析、整合,成为前提性、基础性工作。但就目前国内藏传佛教研究的情况看,尚无一本关于系统解读藏传佛教思想经典文献的成果问世。此论文用哲学之本体、方法、境界为研究取径、框架概念来诠释、重建本书的二十一个篇章结构中内容的诸要素,提出本书之第一章至第三章体现的是本体思想,或曰思想的本体性;从本书第四章至第十七章反映了本书中的方法论意义;从本书第十八章到二十一章则呈现出了境界论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本书中第一章“成佛之因如来藏”,是讲一个人成佛的内在基因、本质,这是成佛之一级本质、普遍本质、恒久本质;第二章“成佛之所依人身宝”,讲一个人成佛之里在实体、基础,这是成佛之二级本质,特殊本质;第三章“成佛之助缘善知识”,讲每个人成佛的外在条件。这凭之以内在基因,济之以里在基础,助之以外在条件,始能形成一个人成佛的本体。笔者的如此论述在国内学术界似未见到。 论文创新之处体现在: (1)提出《解脱庄严宝论》一书是一部融原始、部派、大乘唯识、中观、如来藏佛性、因明学思想为一炉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创新的藏传佛教教科书,这种融合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了比较、选择,汲取精华,综合创新。 (2)在显教之“大手印”的来源问题上,以前学者们认为密教之大手印毫无疑问是来源于印度,但显教大手印是来自藏族著名学者岗波巴。论文根据文献资料认为,这个问题在藏传佛教史有争议,显教大手印,,从名称到内涵是一个十分繁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寻根问祖。 (3)论文在探讨《解脱庄严宝论》第十七章“智慧波罗蜜多”时,提出,岗波巴在本书中将“智慧”分为世间智慧、出世间低级智慧、出世间高级智慧三种类型。并且在汉译《大乘庄严经论》中找到了其分类的理论依据。 (4)论文指出,岗波巴在本书中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的如来藏说和唯识宗的“五种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对此二家思想进行了综合创新的努力。这充分说明了岗波巴具有通识佛学诸多宗义圆融无碍的超越眼光。
【关键词】:藏传佛教 岗波巴 《解脱庄严宝论》 比较宗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第一编 导论11-23
  • 第一章 绪言11-16
  • 第二章 玛尔巴、米拉日巴、岗波巴师徒三尊之传承法脉16-23
  • 第二编 《解脱庄严宝论》之文本内容解读与逻辑结构分析23-130
  • 第一章 明成佛之本体23-28
  • 第一节 流转无量生死的原因23-26
  • 第二节 成佛之无上菩提26-27
  • 第三节 成佛之因如来藏27-28
  • 第二章 成佛所依之人身宝28-33
  • 第一节 人身是成佛之载体28-32
  • 第二节 利用人身宝修持佛法的意义32-33
  • 第三章 成佛之缘善知识33-43
  • 第一节 善知识的地位与作用34-35
  • 第二节 依止善知识的理由35-38
  • 第三节 善知识的种类38-39
  • 第四节 善知识应具备的条件39-41
  • 第五节 依止善知识的方法41-43
  • 第四章 论成佛之方法43-60
  • 第一节 观诸法无常45-50
  • 第二节 观轮回过患之痛苦50-55
  • 第三节 业果概说55-56
  • 第四节 “业果”的种类56
  • 第五节 “业果报应”的特点56-59
  • 第六节 用辩证唯物论评述“业果说”59-60
  • 第五章 慈心与悲心60-66
  • 第一节 修慈心与悲心的重要性61-62
  • 第二节 修习慈心的方法62-63
  • 第三节 修习悲心的方法63
  • 第四节 对修慈悲心的评说63-66
  • 第六章 皈依与净戒66-70
  • 第一节 具足大乘种性67
  • 第二节 皈依三宝67-69
  • 第三节 对皈依三宝的评说69
  • 第四节 受持别解脱戒69-70
  • 第七章 论发菩提心70-74
  • 第一节 何为菩提心70-71
  • 第二节 发菩提心之目标与原因71-72
  • 第三节 发菩提心之仪轨72-73
  • 第四节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73-74
  • 第八章 愿菩提心之学处和总说六波罗蜜多74-81
  • 第一节 愿菩提心之学处74
  • 第二节 总说六波罗蜜多74-81
  • 第九章 布施波罗蜜多81-87
  • 第一节 行布施的重要性81-82
  • 第二节 布施的含义和类型82-83
  • 第三节 行布施的目的83-84
  • 第四节 布施与空悲的关系84-86
  • 第五节 布施之果报86-87
  • 第十章 持戒波罗蜜多87-95
  • 第一节 持戒的重要性87-88
  • 第二节 菩萨戒的三种类型88-89
  • 第三节 菩萨戒的具体内容89-95
  • 第十一章 忍辱波罗蜜多95-103
  • 第一节 忍辱的重要意义95-97
  • 第二节 忍辱的含义、类型及本质表现97-100
  • 第三节 忍辱的功德100-103
  • 第十二章 精进波罗蜜多103-109
  • 第一节 精进的意义103-104
  • 第二节 精进的含义104
  • 第三节 懈怠的含义及类型104-106
  • 第四节 精进的类型106-109
  • 第十三章 禅定波罗蜜多109-116
  • 第一节 禅定的意义109-110
  • 第二节 禅定与智慧的关系110-111
  • 第三节 禅定的含义及类型111-116
  • 第十四章 般若波罗蜜多116-118
  • 第一节 般若之意义116
  • 第二节 般若与方便的关系116-118
  • 第十五章 成圆满佛果之境界118-130
  • 第一节 境界的含义以及圆满佛果的境界118-122
  • 第二节 佛陀之含义122-126
  • 第三节 说佛之事业126-127
  • 第四节 对境界论之评说127-130
  • 第三编 《解脱庄严宝论》之思想渊源追溯与义理特点探析130-180
  • 第一章 《解脱庄严宝论》是藏传佛教的百科全书130-136
  • 第一节 《解脱庄严宝论》中包含的原始佛教思想130-132
  • 第二节 《解脱庄严宝论》中包含的部派佛教思想132-133
  • 第三节 《解脱庄严宝论》中包含的大乘佛教思想133-135
  • 第四节 《解脱庄严宝论》中包含的因明思想135-136
  • 第二章 《解脱庄严宝论》标志着噶举派显教大手印思想的产生136-140
  • 第一节 显教大手印之历史渊源136-139
  • 第二节 显教大手印之基本内容139-140
  • 第三章 《解脱庄严宝论》融合了噶举派大手印与噶当派道次第140-142
  • 第四章 《解脱庄严宝论》创造性发挥了般若智慧论142-170
  • 第一节 论智慧之体性142-145
  • 第二节 论出世间之高级智慧145-158
  • 第三节 论解脱之道158-160
  • 第四节 解脱之自性即是涅架之自性160-163
  • 第五节 般若修持法163-170
  • 第五章 《解脱庄严宝论》创新了如来藏佛性学说170-180
  • 第一节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佛性170-173
  • 第二节 一切众生具备如来藏佛性的根由173-175
  • 第三节 融合了如来藏佛性说与五种种性论175-180
  • 结束语180-181
  • 参考文献181-18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84-185
  • 后记185-1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觉朗派的独特教义“他空见”考[J];哲学研究;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926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26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