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

发布时间:2017-09-29 17:25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教文化 宪政理念 自然法 自然权利


【摘要】: 本文试图将基督教所蕴含的古希伯来、古希腊及古罗马文化元素与基督教的宗教本质区分开来,将基督教作为一种古代法治及宪政的载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并将其重点置于中世纪中期以后市民社会这一特定背景下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近代宪政理念的影响。 1.古代“两希”文明及古罗马的宪政思想潜行于基督教、影响基督教、改造基督教,在基督教的外壳下蕴含有古代雅典和古罗马宪政的内核。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社会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唤醒了沉睡于基督教中的“两希”及古罗马文明,信仰开始让位于理性,,征服者被征服,基督教因其传承的非宗教因素而衰微。潜行于基督教中的选举制度和自然法、自然权利意识等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结合形成了近代宪政理念。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成为西欧一统的“超级国家”,行使着很大的世俗权力,但也恰恰是基督教会的“十字军东征”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近代宪政产生的前提。只有民族国家形成后,体现权利要求的近现代宪政才有产生的可能。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就是教权与王权争斗的过程。 3.尽管基督教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被决定的因素,但基督教文化对人民主权、权利保障、权力制约和宪法至上等宪政理念的生成有重大影响。希伯来文化中的“约”和古罗马的契约自由不仅极大地促进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催生了人民主权理念;基督教的“原罪说”、信仰主义和财富观等与近代商品经济的结合,生成了宪法至上及平等、自由等权利观念;基督教的财富观(特别是新教伦理)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并最终形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观念;基督教会传承的权力制约思想及基督教会对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的行使,与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自治城市及商人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等政治现象相耦合,使得国王等世俗的统治者习惯于只行使以税收权为主要标志的行政权,为近代分权学说的产生和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和心理的基础。 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近代宪政理念的生成和宪政制度的确立所产生的影响,决定于中世纪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因而并不表明只有基督教文化区才能进行宪政建设。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 宪政理念 自然法 自然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78;D91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导论9-25
  • 一、研究的论题及意义9-15
  • 二、若干关键词语的界定15-17
  •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17-20
  •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20-23
  • 五、本文的思路及创新和局限23-25
  • 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对古代宪政理念的传承25-58
  • 第一节 古代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25-44
  • 一、希伯来文化中的宪政因素对基督教的影响25-28
  • 二、古希腊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28-37
  • 三、古罗马法制文明对基督教的影响37-44
  • 第二节 作为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对宪政理念的传承44-58
  • 一、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44-52
  • 二、教父学与神学自然法学说对宪政理念的传承52-58
  • 第二章 宪政理念在与基督教神权的斗争中转型58-75
  • 第一节 中世纪中期以后的西欧社会58-61
  •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58-60
  • 二、市民社会的精神60-61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宪政理念61-66
  • 一、文艺复兴61-63
  •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宪政思潮63-66
  • 第三节 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66-70
  •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历程66-68
  • 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养成68-70
  • 第四节 新教与资本主义宪政的产生70-73
  •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70-71
  • 二、新教旗帜下的资产阶级革命71-73
  • 第五节 古典自然法学家对基督教的批判73-75
  • 一、启蒙思想家不完全否定对基督教的信仰73
  • 二、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会黑暗统治的批判73-74
  • 三、启蒙思想家在对基督教会的批判中阐发资产阶级宪政思想74-75
  • 第三章 “约”与人民主权75-106
  • 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的宪法地位75-78
  • 一、人民主权原则概说75-76
  • 二、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76-78
  • 第二节 基督教之“约”的观念与源流78-93
  • 一、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约”79-85
  • 二、古希腊古罗马的“契约”和契约思想85-90
  • 三、中世纪的契约论90-93
  • 第三节 近代的社会契约论93-106
  • 一、早期资产阶级的契约论思想93-97
  • 二、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97-106
  •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与天赋人权论106-140
  • 第一节 基督教与天赋人权论的基础106-115
  • 一、天赋人权论的历史基础106-110
  • 二、天赋人权论的理论基础110-115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对权利观的影响115-123
  • 一、原罪与救赎115-116
  • 二、基督教的自由观116-119
  • 三、基督教的平等观119-123
  • 第三节 近代天赋人权论的基本内容123-140
  • 一、理性124-128
  • 二、自然法128-133
  • 三、自然权利133-140
  • 第五章 教俗博弈与权力制约论140-172
  • 第一节 权力与古代权力制约思想140-148
  • 一、权力概说140-143
  • 二、古代的权力制约实践与理论143-148
  • 第二节 中世纪的教俗博弈与教会分权148-156
  • 一、基督教会的世俗权力149-151
  • 二、中世纪两个“二元分立”与分权151-156
  • 第三节 英国的分权实践与理论156-166
  • 一、自由大宪章与分权156-160
  •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分权160-166
  • 第四节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66-172
  •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166-167
  • 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167-172
  • 第六章 基督教信仰主义与宪法至上性172-200
  • 第一节 信仰与基督教信仰主义172-181
  • 一、信仰概述173-175
  • 二、基督教的信仰主义175-181
  • 第二节 宪法至上181-200
  • 一、何谓宪法至上182-184
  • 二、宪法的“高级法”背景184-192
  • 三、宪法至上的法哲学基础192-200
  • 结束语200-205
  • 参考文献205-210
  • 后记210-21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高宇轩;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康宁;威尼斯共和宪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中杰;论权利文化与宪法实施的互动关系[D];郑州大学;2012年

3 李春锋;新现代形态观在家具设计中的探寻及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姚一丹;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3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3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