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宗教”新论
本文关键词:“民俗宗教”新论
【摘要】:"民俗宗教"是群体内对精神存在信仰模式化生活方式的集体表现,具有"信仰"与"仪式"两大体系,包含"民俗"与"宗教"两层内容,体现了宗教的核心要素。"民俗宗教"虽然与制度性宗教具有本质上和功能上的相同意义,但其未被建构在制度化的体制内,而是被排斥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合法性宗教之外。实际上,"民俗宗教"是一种宗教体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良好模式,其应与制度性宗教具有相同地位,应该而且有必要将其纳入制度化宗教系统。
【作者单位】: 昆明学院科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民俗 宗教 民俗宗教 民间信仰 制度性宗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SH014)
【分类号】:B933;K89
【正文快照】: 以“民俗宗教”为名,并上升到国家级课题出现在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项目指南“社会学”部分第九十九条“边疆民族地区民俗宗教研究”,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民俗宗教”一词在国内并不常见,替而代之的是“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民俗”、“俗信”等术语。在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J];开放时代;2006年04期
2 濮文起;;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某些特点——以河北、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2期
3 周星;;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J];文化遗产;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祺,王恒展;《聊斋志异》与佛教文化研究述评[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2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何泉;刘加平;吕小辉;;基于洁净观的藏族居住空间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5 白欲晓;;回到儒教自身——“儒教形态”引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贾名党;;对当前安徽农村女性群体宗教信仰问题的文化学思考——以巢湖市李庄村、吴山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郑双胜;;基于制度实施成本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分析——以崇县白露村、泰县永昌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8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郑崧;教育世俗化与民族国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明;王欢;;经济结构、社会网络与宗教认同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赵铁;贝为全;潘柳燕;;民族地区宗教组织的结构与功能[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婕;黄娅;;试析雷山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功能[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文;;格萨尔英雄史诗与康区旅游发展探析[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郑永华;;清代北京业缘商馆的宗教民俗——以神祗奉祀为中心的探讨[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7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8 陈力丹;王晶;;节日仪式传播:共同信仰的维系与嬗变——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民族志调查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9 杨博超;王,
本文编号:943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