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伊斯兰教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女性 夫妻关系 婚姻终结 待婚期制度
【摘要】:文章使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婚姻的缔结、夫妻关系和婚姻的终结三个方面分析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影响。结果发现:伊斯兰教在信仰、聘仪、品德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规定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缔结有较大影响;伊斯兰教规定的女性服从隐忍和忠诚有利于她们建设和谐的夫妻关系;"待婚期"在维吾尔族女性再婚时有一定影响,但婚姻关系终结时的离仪和后继的责任难以落实。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女性 夫妻关系 婚姻终结 待婚期制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宗教信仰现状调查研究”(11BZJ019)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宗教心理研究”(12BZJ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968;C913.1
【正文快照】: 有学者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古兰经》或圣训为依据,对穆斯林婚姻的缔结和离异问题展开了研究,积累了一些成果。本文将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婚姻的缔结、夫妻关系和婚姻的终结三个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女性婚姻影响的现状,力图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建;王鹏;;阿拉伯帝国为何没能产生重商主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6期
2 马丽蓉;;全球化背景下的清真寺功能评估[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1期
3 张畅;;穆罕默德平等思想探析[J];长江论坛;2010年02期
4 孟志梅;;从择偶条件看南疆农村维吾尔族的家庭濡化教育——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维吾尔族家庭濡化教育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孙金菊;;回族妇女“病患”行为研究——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妇女“病患”行为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4期
6 石春燕;;浅析回族婚姻习惯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7 李保平,许新萍;回族传统道德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8 赵們;基督教、伊斯兰教与道教自然观的对话——“三教”自然观的趋同与融合[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李向玉;张阳阳;;回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及社会功能研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郭永胜,郑晓峰;早期伊斯兰经济思想析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益新;;从《古兰经》看伊斯兰教的法制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正伟;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陈青萍;《福乐智慧》健康史料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泰;当代埃及的威权主义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王昕;全球化背景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古兰经》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毅;东乡族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蒲燕妮;维吾尔族行业祖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杨光莹;汉族居住区内回族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茂尧;伊斯兰文化善行观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黄志磊;法治进程中道德约束机制的缺失及其克服[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韩毅;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及其与西北经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翔;扬州伊斯兰建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刘太玲;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梅;;夫爱妇敬 和谐相处——谈伊斯兰教的和谐家庭观[J];中国穆斯林;2007年06期
2 敏贤良;伊斯兰教的家庭观[J];中国宗教;2004年09期
3 灻秋od;泉州修~U回族文物古迹[J];中国穆斯林;1958年01期
4 基;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5 马明良;简论伊斯兰教对撒拉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6 阿灵;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举行伊斯兰教界为四化建设服务表彰大会[J];中国穆斯林;1985年01期
7 马开能;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举行开学典礼[J];中国穆斯林;1988年01期
8 刘天明;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与阿拉伯帝国的经济繁荣[J];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9 马文清;鞍山市伊斯兰教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J];中国穆斯林;1990年01期
10 夏容光;镇江举行伊斯兰教第二次代表会议[J];中国穆斯林;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洪洋;;对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些思考[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伍德勤;;伊斯兰教对旧中国穆斯林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幼雄;;泉州伊斯兰教的历史[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孙振玉;;从马德新的《朝觐途记》看近代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廖大珂;;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传播[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小凤;;对伊斯兰政党现象的一点思考[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叶娇;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N];吐鲁番报(汉);2008年
2 左明智;渐入佳境的90年代[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记者 赵耕;阳安江会见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N];北京日报;2008年
4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单守庆;阿文书法: 伊斯兰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苏敏;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记者 王远;我州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9 沙星海;市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大会举行[N];平顶山日报;2006年
10 张志鹏;宗教视角下的家庭团圆[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黑亚(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常玢;论影响中亚稳定的两大因素:伊斯兰教与大国争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曲洪;伊斯兰教与中东宗教政治反对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云存平;马图里迪学派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6 敏敬;文明的多维交往[D];西北大学;2006年
7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维吾尔族城乡女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齐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诗”及其与中国唐宋“出家诗”之比较[D];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
9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西索克(Sissoko Yayahabib);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伊斯兰教政治化[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太中;简论伊斯兰教在哈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燕宁娜;宁夏清真寺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乌日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善蒙古族宗教民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玉红;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东;伊斯兰教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阳赞;论当代湖南桃源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信仰[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全芝;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艳霞;伊斯兰教在蒙元时代的中国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邢雅贤;论伊斯兰教妇女观对当代新疆穆斯林妇女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启元;汉族穆斯林群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4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