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信仰缺失视域下基督教信仰的功能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03:34

  本文关键词:信仰缺失视域下基督教信仰的功能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仰缺失 基督教信仰 大学生基督徒 功能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信仰正处于一种急剧的解体状态,信仰缺失现象十分严重。身处社会洪流中的大学生深受影响,精神状态不容乐观,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仰缺失。由于信仰的缺失,在许多高校中信仰宗教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过热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本文在大学生社会信仰缺失的视域下,以哈尔滨市某基督教堂大学生青年团契为研究个案,对大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的日常参与行动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基督徒在仪式生活、团契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在思想、心态和行为上发生的改变,探究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功能性补偿作用。研究发现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的社会信仰缺失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只限于个体及其周围社会关系的小范围内,即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将人的世俗生活神圣化,而不是在大的方向上将大学生基督徒融入到世俗社会,严重割裂了他们与世俗社会的潜在关系。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社会信仰缺失、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和宗教功能等相关理论文献进行详细地梳理和评述。第三章主要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从社会大环境分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阐述在社会信仰缺失下大学生所凸显出来的日益严重的人格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宗教信仰日盛的现状和事实。第四章运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全程记录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历程,从仪式、团契生活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真实再现大学生在寻求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据此深入探析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基督徒信仰缺失的补偿功能。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信仰缺失 基督教信仰 大学生基督徒 功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78;C9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9
  • 1.2 选题意义9-10
  • 1.2.1 现实意义9-10
  • 1.2.2 论意义10
  • 1.3 研究设计10-15
  • 1.3.1 研究框架10-11
  • 1.3.2 研究方法11-13
  • 1.3.3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15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支撑15-23
  • 2.1 文献综述15-19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2.2 重要概念的界定19-23
  • 2.2.1 关于信仰的界定19-20
  • 2.2.2 关于信仰缺失的界定20-21
  • 2.2.3 关于大学生基督徒的界定21-22
  • 2.2.4 关于宗教信仰的界定22-23
  • 第3章 大学生的信仰缺失的原因及表现23-33
  • 3.1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社会原因23-29
  • 3.1.1 社会转型带来的信仰真空23-25
  • 3.1.2 功利化社会下的信仰扭曲25-27
  • 3.1.3 科技理性社会下的信仰缺失27-29
  • 3.2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表现29-30
  • 3.2.1 拒斥社会型人格障碍29
  • 3.2.2 茫然边缘型人格障碍29-30
  • 3.2.3 随波逐流型人格障碍30
  • 3.3 大学生宗教信仰日盛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行为的功能探析33-52
  • 4.1 基督教仪式的功能探析33-42
  • 4.1.1 仪式上的吸引33-36
  • 4.1.2 仪式中的表现36-39
  • 4.1.3 仪式的功能分析39-42
  • 4.2 基督教团契的功能探析42-47
  • 4.2.1 团契生活的魅力42-43
  • 4.2.2 团契生活中的表现43-45
  • 4.2.3 团契生活的功能45-47
  • 4.3 基督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探析47-51
  • 4.3.1 思想上的改变47-49
  • 4.3.2 性格和心态上的改变49-50
  • 4.3.3 行为上的改变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52-55
  • 参考文献55-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59-60
  • 致谢60-61
  • 附录61-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特;;当代中国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现状特征与趋势[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税国洪,唐孝云,池家玉;大学生宗教价值观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于伟,陈海英;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5期

4 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李成;彭健欣;;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背后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6 李德顺;“信仰危机”与信仰的升华[J];河北学刊;2002年05期

7 杨红;我国宗教热潮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南都学坛;2001年01期

8 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年08期

9 沈汝发;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信仰嬗变——南京市青少年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3期

10 肖小霞;刘怡娃;;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动机和影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杭;北京市大学生基督徒聚会点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2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52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