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北宋与高丽佛教交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9:39

  本文关键词:北宋与高丽佛教交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僧人 义天 佛教典籍 影响


【摘要】:佛教交流作为北宋与高丽两国交流的重要内容和联系纽带,得到了北宋与高丽的大力支持,其历时悠久,内容广泛(主要以高丽僧人入宋求法为主),涉及了佛教各宗,对北宋与高丽两国佛教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北宋建立之初,宋丽两国间的佛教交流就已开始。而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义天的入宋求法事件,标志着北宋与高丽两国间的佛教交流达到一个高潮,从此以后两国佛教交流不断,联系日益密切。义天入宋期间,宋廷给予大力支持,因此义天得以遍访名僧,收获颇丰,他的求法活动主要是围绕天台宗和华严宗展开的。义天归国之后,更是依靠他入宋求法的收获,创建了海东天台宗,并大力弘扬高丽华严宗。通过义天和其他高丽求法僧人的努力,改变了高丽佛教的发展格局,促进了高丽佛教的发展。佛教交流对宋丽两国的政治和文化的交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典籍的交流是当时北宋与高丽佛教交流在重要形式。通过两国间佛教典籍的交流,使得中国佛教各宗在北宋得以复兴。
【关键词】:僧人 义天 佛教典籍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一、选题意义9
  • 二、研究现状9-13
  •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点13-14
  • 第一章 高丽僧人入宋求法14-21
  • 第一节 高丽僧人求法禅宗14-18
  • 一、北宋前期禅宗与高丽的交流14-16
  • 二、义天入宋期间拜访禅宗诸师16-18
  • 第二节 高丽僧人求法天台宗18-21
  • 一、高丽义通法师18-19
  • 二、高丽谛观法师19-21
  • 第二章 义天入宋求法21-44
  • 第一节 义天决心入宋求法天台宗21-26
  • 一、义天之前的朝鲜天台宗21-23
  • 二、义天请求入宋求法天台宗23-26
  • 第二节 义天在宋朝的求法活动26-35
  • 第三节 义天与天台宗的交流35-38
  • 一、义天与慈辩法师35-37
  • 二、义天与明智法师37
  • 三、义天与法邻法师37-38
  • 四、义天与梵光法师38
  • 第四节 义天归国创立高丽天台宗与弘扬华严宗38-44
  • 一、义天创立高丽天台宗的过程38-40
  • 二、义天天台思想的特点40-42
  • 三、义天回国弘扬华严教观42-44
  • 第三章 北宋僧人与高丽的交流44-54
  • 第一节 北宋中期华严宗的复兴44-50
  • 一、净源法师中兴华严宗44-48
  • 二、慧因寺成为宋丽佛教交流的中心48-50
  • 第二节 北宋其它各宗与高丽的佛教交流50-54
  • 一、天台宗与高丽的交流50-52
  • 二、律宗与高丽的交流52-54
  • 第四章 佛教交流的影响54-61
  • 第一节 佛教交流与两国间政治交流的相互交融54-57
  • 第二节 佛教交流对两国文化的影响57-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8
  • 附录68-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劲松;论韩国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韩国;2002年04期

2 陈景富;天台宗东传朝鲜半岛[J];东南文化;1994年02期

3 王德朋;老海;;越波求佛法,跨海传智灯——义天与北宋时期的中韩佛教文化交流[J];佛教文化;2006年02期

4 李法山;韩中佛教交流小考[J];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5 章宏伟;;10-14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汉文大藏经交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06期

6 陈慧;;试论高丽对宋的朝贡贸易[J];东疆学刊;2009年03期

7 张风雷;;高丽义通与宋初天台宗之中兴[J];佛学研究;2007年00期

8 黄夏年;;高丽义天与天台宗慈辨和明智二师[J];佛学研究;2006年00期

9 普正;;义天入宋求法过程及开创高丽天台宗之研究[J];法音;2007年10期

10 郭磊;;韩国密教略考[J];佛学研究;2011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雪花;钱氏吴越国崇佛及其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征宇;韩国佛教本土化之管窥[D];延边大学;2006年

3 李聪;高丽佛教由王室受容向民族民间化的嬗变[D];延边大学;2009年

4 丁元淞;从苏轼的文翰解读宋丽关系[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6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