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祭祀景观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20:02
本文关键词: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祭祀景观艺术研究
【摘要】:澜沧是世界拉祜族的发祥地,拉祜族是“从葫芦里走出来奔向太阳的民族”,这里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拉祜族人口,是世界拉祜文化的中心,是世界拉祜族寻根问祖,祭拜先祖和图腾崇拜的溯源地。拉祜文化拥有广泛的民间传说、信仰和祭祀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拉祜文化内涵,是世界拉祜文化的“精神圣地”。而拉祜祭祀主题公园就是作为拉祜文化集中展示的澜沧县县城区“精神圣地”的“标志物”和拉祜民族信仰载体及其展示平台。随着“拉祜文化兴县”战略深入贯彻,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祭祀地位更加重要。 祭祀是一种向神灵祈福消灾的传统形式,对于拉祜民族在他们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狩猎、农事耕作、开镰收割、谷物归仓等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的病痛亡故、年节喜庆等生活中,都离不开祭祀活动。祭祀等习俗活动,几乎已成了他们生活习俗活动的中心部分,或者说,就是他们全部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拉祜祭祀主题公园中就集中地展现了拉祜民族的祭祀文化。 通过对拉祜祭祀主题公园景观祭祀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推广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祭祀文化;可以推动拉祜族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民族聚居地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可以更好地促进拉祜族民族精髓的对外展示,提高拉祜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可以促进民族大团结,并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等提供参考。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拉祜祭祀主题公园景观的祭祀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拉祜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尤其是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重点对拉祜族在天神厄莎时代、原始宗教时代、狩猎时代、佛教文化时代、农耕时代、基督教时代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总结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建设背景,包括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地域分析与建设条件分析,介绍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总体规划,包括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规划理念、主要建筑规划、以及景观与生态规划,介绍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文化资源与优势;研究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祭祀景观,主要包括原始宗教主题祭祀、狩猎文化主题祭祀、大乘佛教主题祭祀、农耕文化主题祭祀、基督教文化主题祭祀、以及社会主义主题祭祀,其中原始宗教主题祭祀又包括天神厄莎主题祭祀、扎努扎别主题祭祀、火把节广场主题祭祀、扎迪娜迪庙主题祭祀;对拉祜祭祀主题公园主题公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拉祜祭祀主题公园主题公园设计方案。以遇见性的思维方法,从理论的层面为今后该地区拉祜民族文化精神场景一系列营造、建造的方法及法则、理论等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拉祜族 澜沧 祭祀 主题公园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6.1;B9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1 拉祜文化的研究现状10
- 1.1.2 拉祜族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的研究现状10
- 1.1.3 祭祀景观的研究现状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的目的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12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14
- 1.3.1 研究的内容12-13
- 1.3.2 研究的方法13-14
- 1.4 论文的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概述16-30
- 2.1 天神厄莎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18-19
- 2.2 原始宗教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19-22
- 2.2.1 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多神崇拜与祭祀19-20
- 2.2.2 灵魂崇拜与祭祀20-22
- 2.3 狩猎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22
- 2.4 佛教文化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22-25
- 2.5 农耕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25-27
- 2.6 基督教文化时代的宗教信仰与祭祀现象27-28
- 2.7 民族大团结时代的宗教信仰与崇拜现象28-30
- 第三章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概述30-38
- 3.1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建设背景32-33
- 3.1.1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地域分析32-33
- 3.1.2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建设条件分析33
- 3.2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总体规划33-37
- 3.2.1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规划理念33-35
- 3.2.2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主要建筑规划35
- 3.2.3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景观与生态规划35-37
- 3.3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文化资源37-38
- 第四章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的祭祀景观38-52
- 4.1 原始宗教主题祭祀38-45
- 4.1.1 厄莎主题祭祀38-40
- 4.1.2 葫芦主题祭祀40-42
- 4.1.3 扎努扎别主题祭祀42-43
- 4.1.4 火把节广场主题祭祀43-44
- 4.1.5 扎迪庙与娜迪庙主题祭祀44-45
- 4.2 狩猎文化主题祭祀45-46
- 4.2.1 狩猎文化广场的祭祀性45-46
- 4.2.2 弓弩刺绣的祭祀性46
- 4.3 大乘佛教主题祭祀46-47
- 4.4 农耕文化主题祭祀47-49
- 4.5 基督教主题祭祀49-50
- 4.6 民族大团结崇拜50-52
- 第五章 拉祜祭祀主题公园祭祀建筑设计方案52-62
- 5.1 项目描述52-53
- 5.2 祭祀文化拱桥设计方案53-54
- 5.3 祭祀人行天桥设计方案54-56
- 5.4 金银葫芦水池设计方案56-57
- 5.5 葫芦休息廊架设计方案57
- 5.6 休息亭设计方案57-58
- 5.7 十二生肖图腾柱设计方案58-59
- 5.8 金葫芦塔设计方案59-6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全文总结62
- 6.2 论文展望62-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金锋;;拉祜族与哈尼族传统习惯法及其价值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9期
2 张惠勇;王鹤立;;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电影评介;2009年04期
3 金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评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周德才;彝族与拉祜族的历史语言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6 陈丽湘;;浅谈拉祜族的人名文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正龙;;澜沧拉祜族祝祭研究[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张亚雄;特姆;;重视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乡为例[J];今日民族;2009年01期
9 董菊芬;;西盟“三佛祖”溯源[J];今日民族;2007年09期
10 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961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6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