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法苑珠林校注》拾遗

发布时间:2017-10-05 14:24

  本文关键词:《法苑珠林校注》拾遗


  更多相关文章: 校注 中华书局 大藏经 再商榷 道宣 雍州 蓝田 考辨 殿堂 勘正


【摘要】: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次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唐永徽年,雍州蓝田东悟真寺,寺居蓝谷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像持北寺枓,更修别院,大石横嶷,甚为妨碍。乃以火烧水沃之令散,终无以致。"(《敬佛篇》,第487页)按:"有像持北寺枓"文义不通。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唐永徽年,雍州蓝田县东悟真山寺。寺居蓝谷田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僧于寺北枓,更修
【关键词】校注 中华书局 大藏经 再商榷 道宣 雍州 蓝田 考辨 殿堂 勘正
【分类号】:B94
【正文快照】: 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次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唐永徽年,雍州蓝田东悟真寺,寺居蓝谷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像持北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明月;;《法苑珠林校注》零拾[J];江海学刊;2011年02期

2 王东;;《法苑珠林校注》献疑[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3 王东;;《法苑珠林校注》校议[J];江海学刊;2010年05期

4 罗明月;;《法苑珠林校注》考疑[J];江海学刊;2010年06期

5 王东;;《法苑珠林校注》补正[J];宗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6 王东;;《法苑珠林校注》e牪筟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04期

7 王东;;《法苑珠林校注》商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3期

8 觉永;;唐宋文学参考书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8期

9 罗明月;;《法苑珠林校注》补疑[J];江海学刊;2011年01期

10 冯秋季;;对蒋毓英修《台湾府志》校注的几点浅见[J];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贵;;中华书局对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贡献[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2 陈爱峰;杨富学;;西夏与辽金间的佛教关系[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肖建新;;论宋代的临朝听政[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渡华;于丽;张盛君;;《医学衷中参西录》校注小记[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觉真;;《大藏经》的历史源流与判定[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6 唐元;;章句学与两汉儒学风向[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彭安玉;;六朝私学的兴盛及其背景探析[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经》新探[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9 萧平汉;;王夫之的史论体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10 曹广福;;对于初复治概念与定义的再商榷(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中华书局:老树发新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安作璋;我与中华书局交往的四十年[N];光明日报;2002年

3 记者 曲志红;中华书局坚守品格[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蓝有林;中华书局和台湾联经签署整体合作协议[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沈致金(中华书局副总经理);中华书局:先天好也需后天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翁向红 本文作者为中华书局市场部副主任;中华书局“两保证”铸造品牌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晋悦;中华书局:坚持走大众出版之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林;中华书局突围[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孙海悦;盗版《于丹<论语>心得》卖到出版社门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王玮;建设传统文化出版重镇[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振东;《管子》接受史(宋以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永源;遗山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吴福秀;《法苑珠林》分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经文;《摄大乘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丁文慧;佛教性空思想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温翠芳;唐代的外来香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业成;法藏圆融之“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里扬;演山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志瑾;米芾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宇星;刘孝绰集校注[D];四川大学;2006年

4 姚远;中华书局标点本十七史礼志部分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玮;郝浴《中山诗钞》校注[D];广西大学;2007年

6 杨年丰;小罗浮草堂诗钞校注[D];广西大学;2006年

7 陈浩;南朝的社会与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郭春林;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校注[D];广西大学;2006年

9 朱雄伟;略论唐代僧尼腐化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传超;寒山及其诗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7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77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